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350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属于防汛技术领域,该隐患排查系统通过利用变电站中各空间之间以墙面、挡水板、门窗等进行区域之间的隔绝的情况,在低洼地区积水的环境下,对各区域之间的水流动以及各区域之间的水位变化关系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发生的内涝中各工作区域的防水条件是否存在隐患进行判断,从而在内涝中发现隐藏的,不易发觉的隐患,并及时的进行检查处理,降低内涝造成的损失;另外,该隐患排查系统还通过电力设备在各工作区域内的分布情况,从而在汛情发生时,根据各工作区域的水位变化情况合理的对隐患排除工作的顺序进行安排,尤其是在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从而降低汛情中出现内涝的变电站的综合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防汛,具体的,涉及一种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


技术介绍

1、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收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随着气候变化和天气模式的不断改变,洪涝灾害频发已成为许多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变电站的防汛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安全。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变电站防汛措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现有技术中在对变电站的防汛隐患进行排查的方式主要为早预防、严巡查、快反应,即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预防,如加固挡水结构、封堵漏水区域等,并在平时多加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在汛情发生时,及时的对可能影响的情况进行补救,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巡检人员的责任心与能力,且容易出现部分隐患无法察觉,导致在后期的内涝过程中,隐患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内涝损失大幅提升的问题出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汛情中及时发现变电站内的防汛隐患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变电站的防汛隐患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巡检,很多隐患不易发现,导致在后期的内涝过程中,隐患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内涝损失大幅提升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包括:

4、水位监测模块,用于对变电站室外地表、室内地表以及地下空间的水位进行监测;

5、控制中心,根据水位监测模块监测采集的水位数据对汛情中存在隐患的位置进行确定;

6、控制中心对存在隐患的位置进行确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将变电站的工作空间按照空间独立性划分为n个工作区域;

8、步骤二,通过水位监测模块对各工作区域的水位进行监测,获取在降雨量大于降雨量预设值时,各工作区域在对应时间内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数据;

9、对于两个工作区域,首先获取这两个工作区域之间是否为关联区域,若为关联区域,则获取这两个关联区域之间的关联值;

10、步骤三,通过水位监测模块对变电站的各工作区域的水位进行监测,将一个工作区域标记为检验区域,获取与检验区域相关联,且检验区域作为下级区域的其他工作区域,将这些其他工作区域标记为该检验区域的对照区域;

11、所述下级区域为关联区域中水位后达到zy1的工作区域;

12、获取当检验区域的水位达到预设值zy1时,对应的对照区域的水位zds;

13、当|zds-g|/g≤γ成立时,则认为对应的检验区域不存在隐患;

14、当|zds-g|/g>γ成立时,则认为对应的检验区域存在防汛隐患;

15、步骤四,控制中心将存在防汛隐患的工作区域所处的变电站以及工作区域在变电站中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判断两个工作区域之间是否为关联区域的方法为:

17、获取当其中一个工作区域的水位达到预设值zy1时,同一时刻对应的另一个工作区域的水位值zdi,从而获取对应的m个水位值zdi,其中1≤i≤m;

18、其中zy1为预设值;

19、根据公式计算得到m个zdi值的标准差u;

20、当u满足u≤u1时,则将对应的两个工作区域标记为关联区域,并将zdp作为两个工作区域之间的关联值g;

21、当u满足u>u1时,则按照|zdi-zd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zdi值,直至u≤u1成立,若删除zdi值的数量a满足a/m>σ成立,则认为对应的两个工作区域不是关联区域,若a/m≤σ成立,则认为两个对应的工作区域为关联区域,并将剩余的未被删除的zdi的平均值作为这两个工作区域的关联值g;

22、其中zdp为对应的m个zdi值的平均值;u1为预设值,σ为预设系数。

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还包括测绘模块,用于通过测绘获取变电站的工作空间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测绘模块输入的信息建立变电站的bim三维模型;

24、所述控制中心在对应的bim三维模型上对存在防汛隐患的变电站工作区域进行标记,工作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对标记后的三维模型进行查看。

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变电站的多个工作区域存在防汛隐患时;

26、首先获取各工作区域内的电力设备分布位置与高度;

27、获取各电力设备对应的影响系数μ;

28、所述影响系数μ是根据各电力设备的价格以及损坏时对涉及电路的负面影响进行设定;

29、将一个存在防汛隐患的工作区域标记为目标区域,获取目标区域在水位达到zy1之后的水位平均上升速度c以及目标区域的实时水位zys;

30、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目标区域对应的巡检系数x;

31、其中λ1与λ2为预设的系数值;hp为目标区域内电力设备的平均安装高度,μz为目标区域内电力设施的影响系数之和;

32、按照巡检系数x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工作区域的防汛隐患进行检查。

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影响系数μ的计算方法为μ=β1*pr+β2*t1+β3*q;

34、其中pr为对应电力设备的价格;

35、t1为对应电力设备的平均抢修时长;

36、q为对应电力设备在损坏时影响的用电户数;

37、β1、β2、β3均为预设系数。

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39、1、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巡检的方法主要依靠巡检人员的责任心与能力,且容易出现部分隐患无法察觉,导致在后期的内涝过程中,隐患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内涝损失大幅提升的问题出现,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变电站中各空间之间以墙面、挡水板、门窗等进行区域之间的隔绝的情况,在低洼地区积水的环境下,对各区域之间的水流动以及各区域之间的水位变化关系历史记录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发生的内涝中各工作区域的防水条件是否存在隐患进行判断,从而在内涝中发现隐藏的,不易发觉的隐患,并及时的进行检查处理,降低内涝造成的损失;

40、2、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力设备在各工作区域内的分布情况,从而在汛情发生时,根据各工作区域的水位变化情况合理的对隐患排除工作的顺序进行安排,尤其是在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从而降低汛情中出现内涝的变电站的综合损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判断两个工作区域之间是否为关联区域的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绘模块,用于通过测绘获取变电站的工作空间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测绘模块输入的信息建立变电站的BIM三维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变电站的多个工作区域存在防汛隐患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影响系数μ的计算方法为μ=β1*pr+β2*t1+β3*Q;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判断两个工作区域之间是否为关联区域的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洼变电站隐患一键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绘模块,用于通过测绘获取变电站的工作空间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令志程洋郑浩刘静刘宇舜牛雷雷傅毓斐操松元甄超方登州童杨沙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