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32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实时获取不同气压层下的气象要素预报场,并提取经纬度网格点的垂直多层气象要素;设定多个不同初始雹胚状态,建立冰雹尺寸预报集合初始场;构建包含一维云模式和一个拉格朗日质点轨迹增长的冰雹模式的一维冰雹云模型;其中一维云模式依据输入的温度、水汽和风廓线条件,模拟出垂直运动、云水和云冰含量及云内温度廓线;冰雹模式则在给定的云模式模拟的环境条件下,计算雹胚粒子的上升及其运动轨迹上的干、湿增长、下落及融化等动力及微物理过程;获得地面冰雹尺寸分布特征的实时客观预报结果,及冰雹集合概率实时预报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精确实现对冰雹大小的客观实时定量预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强对流冰雹防灾减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


技术介绍

1、冰雹在中国对农作物以及生命财产具有重大危害。根据中国气象灾害年鉴,中国平均每年雹灾面积170余万公顷,重灾年达400万公顷,冰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至十余亿元。冰雹在中国各个地区都常有发生,在高原地区冰雹发生频率最高但冰雹粒径较小,而平原地区频率偏低但更容易形成破坏性大的大冰雹。中国西部地区属于大陆性天气,强对流冰雹天气时有发生,对该区域的农作物等能造成严重灾害。冰雹都形成于强对流天气系统中,一般对应于强上升运动,冰雹粒子能得以循环增长达到较大粒径,降到地面时能产生较强的破坏力。冰雹形状、层次、内部结构及化学成分多样,形成机制复杂,降雹与否是环境条件、风暴动力、热力和云微物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2、然而,目前对于冰雹的短临预报方法,主要是基于雷达强回波或双偏振雷达冰雹识别算法进行外推,其预报时效一般局限于一小时以内,实用价值有限。而对冰雹的潜势预报,仍主要依靠基于大气环境常数预报的定性推断,很不可靠。随着对流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不同气压层下的气象要素预报场包括1000hPa至50hPa,共23个气压层的位势高度、气压、水平风场、温度、湿度、地面降水、不稳定能量,空间水平分辨率为0.25度,时间分辨率为逐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经纬度网格点的垂直多层气象要素包括各经纬度网格点处的垂直各层的大气温度、气压、湿度、风廓线,并单独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不同气压层下的气象要素预报场包括1000hpa至50hpa,共23个气压层的位势高度、气压、水平风场、温度、湿度、地面降水、不稳定能量,空间水平分辨率为0.25度,时间分辨率为逐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经纬度网格点的垂直多层气象要素包括各经纬度网格点处的垂直各层的大气温度、气压、湿度、风廓线,并单独存储为局地资料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一维冰雹云模型的冰雹客观定量实时预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