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30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3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石墨粉的坩埚、用于输送坩埚的传送机构,以及设置于传送机构上方的破碎机构;破碎机构包括沿坩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切刀模块,切刀模块独立地包括至少一组破碎插刀,破碎插刀用于破碎坩埚内的石墨粉;破碎插刀在坩埚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破碎区,将位于同一个切刀模块内的破碎区的外侧边缘至坩埚侧壁的最小线性距离记为第一距离,相邻两个切刀模块的第一距离沿坩埚的输送方向依次递减。本技术采用梯度法依次调整破碎插刀与坩埚侧壁之间的距离,减少石墨坩埚来自破碎插刀的外力,以降低坩埚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破碎,涉及一种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为提高锂电池首效和倍率性能,在负极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将石墨粉装入石墨坩埚内,再送入碳化炉中进行烧制,经过高温烧结后,石墨粉会粘结成块,并粘附在匣钵上。为保证石墨粉能完全从坩埚内倒出,需要对石墨粉体进行预破碎处理。

2、现有预破碎采用在辊道运输线安装破碎刀升降装置和插刀,对坩埚内石墨粉进行脱模。然而,现阶段的预破碎处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插刀结构设计不合理,体积过大;(2)插刀分布不合理,密度过大;(3)“分步”各插刀位置距离坩埚内壁距离较近。

3、坩埚物料进入炉内会经过高温烧结,低温冷却后出炉过程,而石墨晶体的热膨胀系数具有较大的各向异性,从高温下被冷却后会在晶粒内部产生较大的应力。另外,经过高温烧结后坩埚内物料较为紧实,物料对坩埚的外向力受力大,插刀体积大、插刀结构分布过密及插刀位置距离坩埚较近,均会很大程度增加坩埚受力。加之坩埚出炉后,外壁与物料内部温度差加大,热应力随之增长且分布不均,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导致坩埚炸裂或隐裂,影响坩埚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石墨粉的坩埚、用于输送所述坩埚的传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的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沿所述坩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切刀模块,所述切刀模块独立地包括至少一组破碎插刀,所述破碎插刀用于破碎所述坩埚内的石墨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模块的所述第一距离沿坩埚的输送方向呈等差数列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模块的第一距离的差距≤4mm,但不包括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石墨粉的坩埚、用于输送所述坩埚的传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的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沿所述坩埚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切刀模块,所述切刀模块独立地包括至少一组破碎插刀,所述破碎插刀用于破碎所述坩埚内的石墨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模块的所述第一距离沿坩埚的输送方向呈等差数列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切刀模块的第一距离的差距≤4mm,但不包括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位于同一个切刀模块内的所述破碎区的中心至所述坩埚中心的最大线性距离记为第二距离,相邻两个所述切刀模块的所述第二距离沿坩埚的输送方向依次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墨坩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单兵凯皮涛陶振友欧阳珂宁陆豪杰黄立山严红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