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313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其中,C4H9表示正丁基。其制备方法为:向烧瓶中加入1mmol的4-甲酰苯甲酸水杨酰腙、1.0~1.5mmol的乙醇钠、1~1.5mmol的二丁基氧化锡和20~30ml的甲醇,在60~70℃下,搅拌回流6~7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到黄色固体;用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可以其为原料制备治疗肝癌、肺腺癌、白血病或结肠癌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在制备 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有机锡及其配合物抗癌活性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成为继顺钼之后又一极为活跃的热点。到1989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2000多种有 机锡配合物进行了抗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0%的配合物具有抗P388白血病活性。最近, Samuel等实验了一系列的Ph2SnX2 L2配合物对MCF-7、WIDR等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利用 量子化学方法和分子力场研究了结构和活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设计新的抗癌试剂提供理论 指导。现已发现许多有机锡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已超过临床上使用的顺钼,一些研究结 果获得了多项美国专利和欧洲专利的保护。故此,有机锡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抗癌活性的 关系成了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并提供了该化合 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C4H9表示正丁基。一种有机锡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向烧瓶中加入lmmol的4_甲酰苯甲酸水杨酰 腙、1. 0 1. 5mmol的乙醇钠、1 1. 5mmol的二丁基氧化锡和20 30ml的甲醇,在60 70°C下,搅拌回流6 7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到黄色固体;用二氯甲烷_乙醇重 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所述二氯甲烷_乙醇体系中,二氯甲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 1 1 1。所述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反应式为CN 101838284 A说明书2/3页 所述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肺腺癌、白血病和结肠癌药物中 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分子式为C92H116N8018Sn4 ;分子量为2096. 79,具 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可以其为原料制备治疗肝癌、肺腺癌、白血病或结肠癌的药物。与目前 普遍使用的钼类抗癌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高、脂溶性好、水溶性 高、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制备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向烧瓶中加入1. Ommol的4_甲酰苯甲酸水杨酰腙、1. Ommol的乙醇钠、1. Ommol的 二丁基氧化锡和20ml的甲醇,在65士 1 °C搅拌回流7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到黄色 固体;用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二氯甲 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 1。产率70%,熔点208 209°C。经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如下红外光谱(KBr,cnT1) u (OH) ,3380, u (C = N),1590,u (C = N_N = C),1604, u (COO),1505,1354, u (Sn-O-Sn),629, u (Sn-C)560,530, (Sn-N),486. u (C = 0)1659, u (C-0) 1457,v(Sn-0)486。核磁(CDC13, ppm) 8 7. 00-7. 78 (m, 4H, C6H4_0H),7. 20-7. 60 (d, 4H, C6H4_CH), 5. 00 (s, 1H, -OH),8. 00 (s, 1H, _NH),8. 10 (s, 1H, N = CH),0. 974-1. 430 (m, 9H, Sn_C4H9)。13C 核磁(CDC13, ppm) : 5 133. 62,128. 95,121. 56,119. 94,116. 02,159. 43 (C6H4-0H) ;143. 3, 132. 72,129. 42,129. 52,127. 52,127. 64 (C6H4_CH) 27. 32,21. 84,19. 23,13. 81 (Sn_C4H9); 163. 05 (C = ON) ; 143. 08 (N = CH) ;111. 9 (C-00Sn)。元素分析计算值C92H116N8018Sn4 :C,52. 70 ;H, 5. 58 ;N,5. 34% ;实测值 C,52. 48 ;H, 5. 56 ;N,5. 25%0实施例2 制备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向烧瓶中加入1. Ommol的4_甲酰苯甲酸水杨酰腙、1. 2mmol的乙醇钠、1. 5mmol的4二丁基氧化锡和30ml的甲醇,在65士 1 °C搅拌回流7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到黄色 固体;用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二氯甲 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 1。产率75%,熔点208 209°C。实施例3 制备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向烧瓶中加入1. Ommol的4_甲酰苯甲 酸水杨酰腙、1. 5mmol的乙醇钠、1. Ommol的二丁基氧化锡和30ml的甲醇,在50士 1°C搅拌 回流6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到黄色固体;用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透 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二氯甲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 1。产率72%,熔点 208 209 °C。试验例本专利技术的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其体外抗癌活性测定是通过SRB实 验方法实现的,SRB法为一种细胞毒试验,以检测培养细胞的蛋白质来确定细胞生长和存活 情况.其原理为Aulforhodamine B是一种粉红色蛋白质结合染料,可溶于水,可与生物大 分子中的碱性氨基酸结合,其在515nm的0D读数与细胞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定量计算 出药物加量与有关细胞数目的数据。以SRB分析法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人白血病P388 细胞株和人结肠癌WiDr细胞株进行分析,测定其IC5(I值,结果见表,结论为根据表中数据 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抗癌药物,对于人肝癌、肺腺癌、白血病、结肠癌的体外活性很高,可作为抗 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表1有机锡配位化合物抗癌药物体外活性测试数据权利要求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其中,C4H9表示正丁基。FSA00000136941700011.tif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烧瓶 中加入lmmol的4-甲酰苯甲酸水杨酰腙、1 1. 5mmol的乙醇钠、1 `1. 5mmol的二丁基氧 化锡和20 30ml的甲醇,在60 70°C下,搅拌回流6 7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 到黄色固体;用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其中, 二氯甲烷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 1 1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肺腺癌、白血病 或结肠癌的药物中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其中,C4H9表示正丁基。其制备方法为向烧瓶中加入1mmol的4-甲酰苯甲酸水杨酰腙、1.0~1.5mmol的乙醇钠、1~1.5mmol的二丁基氧化锡和20~30ml的甲醇,在60~70℃下,搅拌回流6~7小时,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得到黄色固体;用二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黄色透明晶体,即为有机锡配位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丁基氧化锡配位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  其中,C↓[4]H↓[9]表示正丁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汉东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