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09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包括镜架(1)和镜头(2);所述镜架(1)包括镜框(12),镜头(2)安装在镜框(12)上;所述镜头(2)包括两个后视筒(21),后视筒(21)由两个三棱柱反射筒和一个立方体反射筒(212)组成,两个三棱柱反射筒分别为上三棱柱反射筒(211)和下三棱柱反射筒(213)分别安装在立方体反射筒(212)上下两端,上三棱柱反射筒(211)、下三棱柱反射筒(213)和立方体反射筒(212)内均设置有反光镜。本技术通过三个反射筒的设置,利用光的折射,可以使得患者在俯卧平视姿势下可以轻松接收到后方视觉反馈,进行视觉刺激输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辅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后75%的患者将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除脑损伤本身造成的肢体瘫痪外,肩痛、肩手综合征、痉挛等并发症也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上肢功能尤其重要,因为上肢功能与患者的adl(即日常生活能力)密切相关,上肢功能恢复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复归。

2、针对脑损伤后具有颈部运动障碍患者,有需求在俯卧位下进行各种姿势训练,但由于颈部运动障碍问题,导致无法通过仪容镜接在训练时接收到后视视觉反馈,导致患者无法准确理解、输入正确姿势动作,导致神经发育和运动再学习等技术效果不佳等问题。

3、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后视视觉反馈镜,解决患者在训练过程无后视视觉反馈刺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针对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解决了患者在训练过程无后视视觉反馈刺激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架(1)和镜头(2);所述镜架(1)包括镜框(12),镜头(2)安装在镜框(12)上;所述镜头(2)包括两个后视筒(21),后视筒(21)由两个三棱柱反射筒和一个立方体反射筒(212)组成,两个三棱柱反射筒分别为上三棱柱反射筒(211)和下三棱柱反射筒(213)分别安装在立方体反射筒(212)上下两端,上三棱柱反射筒(211)、下三棱柱反射筒(213)和立方体反射筒(212)内均设置有反光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棱柱反射筒(211)和下三棱柱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架(1)和镜头(2);所述镜架(1)包括镜框(12),镜头(2)安装在镜框(12)上;所述镜头(2)包括两个后视筒(21),后视筒(21)由两个三棱柱反射筒和一个立方体反射筒(212)组成,两个三棱柱反射筒分别为上三棱柱反射筒(211)和下三棱柱反射筒(213)分别安装在立方体反射筒(212)上下两端,上三棱柱反射筒(211)、下三棱柱反射筒(213)和立方体反射筒(212)内均设置有反光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棱柱反射筒(211)和下三棱柱反射筒(213)的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棱柱反射筒(211)内部包括三个四边形分别为第一入光面(2111)、第一出光面(2113)和第一反射面(2112),所述第一入光面(2111)与第一出光面(2113)呈90°,第一反射面(2112)分别与第一入光面(2111)和第一出光面(2113)呈45°,第一出光面(2113)与立方体反射筒(212)上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损伤颈部运动障碍患者后视视觉反馈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方体反射筒(212)为可塑性的方形管道组成,立方体反射筒(212)中的反光镜设置在与第一反射面(2112)相连接的第三反射面(2121)上,立方体反射筒(212)中的反光镜为薄膜可变形反光镜,第三反射面(2121)相对的内侧壁下端设置有第二出光面(2122),第二出光面(2122)与镜框(12)相连通。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良曼杨冰燕王爽娜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