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07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12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包括底座,支撑腿,移动轮,扶手,料斗,存料腔,水箱,喷射机构,限位板和助力机构,所述底座的下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下侧面旋转安装有移动轮,且底座的一侧面固定有扶手;所述底座的上侧面滑动设置有料斗,其中料斗的内部开设有存料腔,且料斗的上侧面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底座一侧面固定有水箱,其中水箱上侧面固定有喷射机构;所述支撑腿一侧面固定有助力机构。本技术料斗,喷射机构和助力机构的设置,在进行使用时,能够进行减震,提高了煤炭在运输时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对煤矿在运输时产生的扬尘进行抑制,同时,能够对支撑腿抬起,从而能够在移动和固定两种模式自由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矿开采,尤其涉及一种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1、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煤矿开采出来后需要运用特定的煤矿运输装置将煤矿运输到集中的地方,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工作。

2、但是现有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在进行使用时,减震效果较差,在减震的过程中,会使得料斗左右摇晃,从而容易发生侧翻,使得煤矿在装置的内部掉落,而本装置在减震时,料斗只会上下移动减震,并且不能够对煤矿在运输时产生的扬尘进行抑制,而煤矿扬尘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另外,在当需要进行移动时,需要同时对扶手分别施加向上和向前的力,给工作人员造成负担的同时,对车辆的平衡掌握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包括底座、支撑腿、移动轮、扶手、料斗、存料腔、水箱、喷射机构、限位板和和助力机构,所述底座的下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支撑腿,其中支撑腿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的下侧面通过支撑轴承旋转安装有移动轮,且底座的一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扶手,该扶手设置有两个;所述底座的上侧面滑动设置有料斗,其中料斗的内部开设有存料腔,且料斗的上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底座的一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水箱,其中水箱的上侧面通过接头固定有喷射机构,该喷射机构通过卡扣固定在料斗的外侧面;所述支撑腿的一侧面固定有助力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外壳、缓冲腔和第一活塞,所述外壳的上侧面开设有缓冲腔,其中缓冲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料斗;所述外壳的下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塞,在进行使用时,料斗能够在缓冲腔的内部上下滑动,同时在当缓冲腔的内部存在有积水时,能够通过拔出第一活塞,从而使得缓冲腔内部的积水在第一活塞位置排出。

5、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包括防护壳、第二活塞、导向柱、弹簧和挡板,所述防护壳滑动设置在缓冲腔的内部,其中防护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活塞,且防护壳的上侧面开设有存料腔;所述防护壳的下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导向柱,其中导向柱设置有四个,且导向柱的外侧面套有弹簧,该弹簧的下端与外壳内壁相接触;所述导向柱滑动穿过有外壳,其中导向柱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挡板,该挡板的上侧面与外壳下侧面相接触,在对煤矿运输过程中,地面凹凸不平时,通过导向柱和弹簧的配合,能够使得防护壳在缓冲腔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减震,提高了煤炭在运输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通过拔出第二活塞,使得存料腔内部的积水流动到缓冲腔的内部。

6、进一步地,所述喷射机构包括输水主管、第一输水分管、第二输水分管、导流管和雾化喷头,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通过接头与水箱相连,其中输水主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固定有第一输水分管和第二输水分管;所述第一输水分管和第二输水分管的外侧面通过接头固定有导流管,其中导流管的另一端通过接头固定有雾化喷头,该雾化喷头扣合在限位板的上端;所述输水主管、第一输水分管和第二输水分管采用橡胶软管,且输水主管、第一输水分管和第二输水分管分别通过卡扣固定在料斗的外侧面,在进行使用时,输水主管能够将水箱内部的水输送给第一输水分管和第二输水分管,然后通过导流管输送给雾化喷头,最后通过雾化喷头对存料腔的上侧面进行喷射,从而对煤矿在运输时产生的扬尘进行抑制。

7、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其中蓄水腔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该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接头固定有输水主管;所述水箱的外侧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开关和电源,在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水泵,通过水泵将水箱内部的水传输给输水主管,同时能够通过电源对水泵提供电能。

8、进一步地,所述助力机构包括顶板、第一电动推杆、限位架、旋转板、辅助板、第二电动推杆和万向轮,所述顶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的一侧面,且顶板的一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该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滑动套在支撑腿和旋转板的外侧面,其中旋转板的上端与辅助板的一端旋转相连,该辅助板的另一端通过焊接与支撑腿相固定;所述旋转板的一侧面与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旋转相连,该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腿旋转相连;所述旋转板的下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在当需要移动时,首先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旋转板进行旋转,使得万向轮与地面相接触,从而使得支撑腿与地面脱离,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限位架下移到旋转板的外侧面,从而通过限位架对旋转板进行限定,解放第二电动推杆,从而通过万向轮辅助本装置移动,在当不需要移动时,首先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限位架上移,与旋转板脱离,然后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推动旋转板,使得万向轮与地面脱离,从而使得支撑腿与地面相接触,从而通过支撑腿避免本装置移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料斗的设置,在对煤矿运输过程中,地面凹凸不平时,通过导向柱和弹簧的配合,能够使得防护壳在缓冲腔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减震,提高了煤炭在运输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通过拔出第二活塞,使得存料腔内部的积水流动到缓冲腔的内部。

11、2.本技术喷射机构的设置,在进行使用时,输水主管能够将水箱内部的水输送给第一输水分管和第二输水分管,然后通过导流管输送给雾化喷头,最后通过雾化喷头对存料腔的上侧面进行喷射,从而对煤矿在运输时产生的扬尘进行抑制。

12、3.本技术助力机构的设置,在当需要移动时,首先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旋转板进行旋转,使得万向轮与地面相接触,从而使得支撑腿与地面脱离,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限位架下移到旋转板的外侧面,从而通过限位架对旋转板进行限定,解放第二电动推杆,从而通过万向轮辅助本装置移动,在当不需要移动时,首先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限位架上移,与旋转板脱离,然后通过第二电动推杆推动旋转板,使得万向轮与地面脱离,从而使得支撑腿与地面相接触,从而通过支撑腿避免本装置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包括底座(1)、支撑腿(2)、移动轮(3)、扶手(4)、料斗(5)、存料腔(6)、水箱(7)、喷射机构(8)、限位板(9)和助力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侧面固定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下侧面旋转安装有移动轮(3),且底座(1)的一侧面固定有扶手(4);所述底座(1)的上侧面滑动设置有料斗(5),其中料斗(5)的内部开设有存料腔(6),且料斗(5)的上侧面固定有限位板(9);所述底座(1)的一侧面固定有水箱(7),其中水箱(7)的上侧面固定有喷射机构(8),该喷射机构(8)固定在料斗(5)的外侧面;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面固定有助力机构(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外壳(11)、缓冲腔(12)和第一活塞(13),所述外壳(11)的上侧面开设有缓冲腔(12),其中缓冲腔(1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料斗(5);所述外壳(11)的下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塞(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5)包括防护壳(51)、第二活塞(52)、导向柱(53)、弹簧(54)和挡板(55),所述防护壳(51)滑动设置在缓冲腔(12)的内部,其中防护壳(5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活塞(52),且防护壳(51)的上侧面开设有存料腔(6);所述防护壳(51)的下侧面固定有导向柱(53),其中导向柱(53)的外侧面套有弹簧(54),该弹簧(54)的下端与外壳(11)内壁相接触;所述导向柱(53)滑动穿过有外壳(11),其中导向柱(53)的下端固定有挡板(55),该挡板(55)的上侧面与外壳(11)下侧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机构(8)包括输水主管(81)、第一输水分管(82)、第二输水分管(83)、导流管(84)和雾化喷头(85),所述输水主管(81)的一端与水箱(7)相连,其中输水主管(8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输水分管(82)和第二输水分管(83);所述第一输水分管(82)和第二输水分管(83)的外侧面固定有导流管(84),其中导流管(84)的另一端固定有雾化喷头(85),该雾化喷头(85)扣合在限位板(9)的上端;所述输水主管(81)、第一输水分管(82)和第二输水分管(83)分别通过卡扣固定在料斗(5)的外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的内部开设有蓄水腔,其中蓄水腔的内部固定有水泵,该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输水主管(81);所述水箱(7)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控制开关和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10)包括顶板(101)、第一电动推杆(102)、限位架(103)、旋转板(104)、辅助板(105)、第二电动推杆(106)和万向轮(107),所述顶板(101)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面,且顶板(101)的一侧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102),该第一电动推杆(102)的输出端固定有限位架(103);所述限位架(103)滑动套在支撑腿(2)和旋转板(104)的外侧面,其中旋转板(104)的上端与辅助板(105)的一端旋转相连,该辅助板(105)的另一端与支撑腿(2)相固定;所述旋转板(104)的一侧面与第二电动推杆(106)的输出端旋转相连,该第二电动推杆(106)的另一端与支撑腿(2)旋转相连;所述旋转板(104)的下侧面固定有万向轮(10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包括底座(1)、支撑腿(2)、移动轮(3)、扶手(4)、料斗(5)、存料腔(6)、水箱(7)、喷射机构(8)、限位板(9)和助力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侧面固定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下侧面旋转安装有移动轮(3),且底座(1)的一侧面固定有扶手(4);所述底座(1)的上侧面滑动设置有料斗(5),其中料斗(5)的内部开设有存料腔(6),且料斗(5)的上侧面固定有限位板(9);所述底座(1)的一侧面固定有水箱(7),其中水箱(7)的上侧面固定有喷射机构(8),该喷射机构(8)固定在料斗(5)的外侧面;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面固定有助力机构(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外壳(11)、缓冲腔(12)和第一活塞(13),所述外壳(11)的上侧面开设有缓冲腔(12),其中缓冲腔(1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料斗(5);所述外壳(11)的下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活塞(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扬尘的煤矿向外运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5)包括防护壳(51)、第二活塞(52)、导向柱(53)、弹簧(54)和挡板(55),所述防护壳(51)滑动设置在缓冲腔(12)的内部,其中防护壳(5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活塞(52),且防护壳(51)的上侧面开设有存料腔(6);所述防护壳(51)的下侧面固定有导向柱(53),其中导向柱(53)的外侧面套有弹簧(54),该弹簧(54)的下端与外壳(11)内壁相接触;所述导向柱(53)滑动穿过有外壳(11),其中导向柱(53)的下端固定有挡板(55),该挡板(55)的上侧面与外壳(11)下侧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福军冯冬赵兴刚常星竹张玉曼刘彦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海关煤炭检测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