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97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包括多节泵组件,泵组件包括定子以及转子,每节泵组件之间连接控位器,控位器包括外壳组件以及抽油组件,抽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子连接;于部分抽油组件的外侧以及外壳组件的内侧之间还设置套管,套管的外侧分别设置轴承组件及密封组件;于抽油组件的外侧还设置通油环,通油环开设至少一通油孔,通油环远离套管的一端还具有调节器。通过设置控位器,不仅可实现每节泵组件之间的连接,同时在外壳组件中还设置调节器,调节器由扶正接头及承载环构成,通过在承载环上开设锥面,当与扶正接头连接的抽油杆产生摆动时,通过该锥面的导向作用可以保证扶正接头与承载环处于同轴,进而保证抽油杆、扶正接头与承载环同轴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井下泵


技术介绍

1、井下螺杆泵由转子和定子所组成,是一种容积式泵。转子是泵的唯一运动部件,可用抽油杆下入井内,并通过抽油杆将地面动力传递给转子使具转动。目前井下螺杆泵存在问题如下:

2、(一)由于井下深度较长,因此为了实现螺杆泵的高泵效也需要将井下螺杆泵的长度增加,而增加长度的井下螺杆泵其加工难度、焊接质量、氮化效果都无法保证。

3、(二)井下螺杆泵的长度与井下深度成正比,若井下螺杆泵部分零部件损坏,也需要整体将其更换,维护以及更换成本高。

4、(三)井下深度过深时,对螺杆泵的泵效要求高,而常规的螺杆泵的泵效无法满足深井的开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井下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包括多节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定子内部的转子,每节所述泵组件之间连接控位器,所述控位器包括外壳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部抽油组件,所述抽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子连接;于部分所述抽油组件的外侧以及外壳组件的内侧之间还设置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分别设置轴承组件及密封组件;在所述抽油组件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于所述抽油组件的外侧还设置通油环,所述通油环开设至少一通油孔,所述通油环远离套管的一端还具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也设置于抽油组件外侧,所述调节器的一端与通油环抵接,所述调节器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器包括承载环以及与所述承载环连接的扶正接头。

5、进一步的,所述扶正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外侧设置至少两个凸出部,在所述接头本体的中心开设可供抽油组件通过的第一贯通孔。

6、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环包括承载环本体,所述承载环本体开设可供抽油组件通过的第二贯通孔,沿所述承载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承载环上还开设锥面,在所述锥面上还开设多个可与第二贯通连通的开口,在所述承载环本体上还开设多个通油槽。

7、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设置隔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靠近所述第三轴承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与第三轴承之间也设置隔圈。

8、进一步的,所述抽油组件包括多根抽油杆,相邻每根所述抽油杆均通过接头互相连接,在位于首端以及尾端的抽油杆也分别通过接头与转子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壳一端连接的第二外壳,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与第一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定子连接。

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具有弧边。

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凸出部以所述扶正接头的中心等分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3、(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位器,其不仅可实现每节泵组件之间的连接,同时在控位器的外壳组件中还设置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由扶正接头及承载环构成,通过在承载环上开设锥面,当与扶正接头连接的抽油杆产生摆动时,通过该锥面的导向作用可以进一步保证扶正接头与承载环处于同轴,进而保证抽油杆、扶正接头与承载环同轴设置。

14、(二)进一步的,承载环用于承载整根抽油杆的重量,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其可以将施加在承载环上的重量从第一轴承、第三轴承转移至第一壳体,避免抽油杆和油管因采集的原油重量重而产生相互磨损的问题。

15、(三)承载环的设置实现每一节控位器中扶正接头的组装,通过在承载环上开设开口,同时在扶正接头的外侧设置可与该开口对应的凸出部,通过旋转扶正接头,使凸出部与开口对应可实现扶正接头从承载环的第二贯通孔中穿过,便于每节控位器的组装。

16、(四)本专利技术适应井下深度,通过组装的方式可以将长度增加至与井下长度一致,并且加工方便,若井下泵组件损坏后也可以将单节泵组件更换,降低维护及更换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包括多节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定子内部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泵组件之间连接控位器,所述控位器包括外壳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部抽油组件,所述抽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子连接;于部分所述抽油组件的外侧以及外壳组件的内侧之间还设置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分别设置轴承组件及密封组件;在所述抽油组件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于所述抽油组件的外侧还设置通油环,所述通油环开设至少一通油孔,所述通油环远离套管的一端还具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也设置于抽油组件外侧,所述调节器的一端与通油环抵接,所述调节器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括承载环以及与所述承载环连接的扶正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外侧设置至少两个凸出部,在所述接头本体的中心开设可供抽油组件通过的第一贯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环包括承载环本体,所述承载环本体开设可供抽油组件通过的第二贯通孔,沿所述承载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承载环上还开设锥面,在所述锥面上还开设多个可与第二贯通连通的开口,在所述承载环本体上还开设多个通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设置隔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靠近所述第三轴承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与第三轴承之间也设置隔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组件包括多根抽油杆,相邻每根所述抽油杆均通过接头互相连接,在位于首端以及尾端的抽油杆也分别通过接头与转子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与所述第一外壳一端连接的第二外壳,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与第一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油管的另一端与定子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具有弧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出部以所述扶正接头的中心等分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包括多节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定子内部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泵组件之间连接控位器,所述控位器包括外壳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部抽油组件,所述抽油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子连接;于部分所述抽油组件的外侧以及外壳组件的内侧之间还设置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分别设置轴承组件及密封组件;在所述抽油组件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于所述抽油组件的外侧还设置通油环,所述通油环开设至少一通油孔,所述通油环远离套管的一端还具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也设置于抽油组件外侧,所述调节器的一端与通油环抵接,所述调节器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括承载环以及与所述承载环连接的扶正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外侧设置至少两个凸出部,在所述接头本体的中心开设可供抽油组件通过的第一贯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环包括承载环本体,所述承载环本体开设可供抽油组件通过的第二贯通孔,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蒯海东李建龙周世杰姜海龙周官远杨虎王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