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深层搅拌桩,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多层互剪搅拌桩钻机的钻头组件。
技术介绍
1、建筑基础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且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工法具有施工简单、快速、振动小等优点,能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和控制地基沉降量。水泥土搅拌桩现已发展成一种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与基坑支护、地基处理中。
2、目前常规搅拌桩钻机一般为单向搅拌桩钻机,其存在着搅拌方向单一、地面冒浆、搅拌不均匀、成桩直径小、桩长较小、成桩质量不稳定、成桩效率较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日本于上世纪末开发出双向搅拌技术,其采用同轴双层钻杆,利用钻具内外钻杆的搅拌翼板正反向旋转技术,实现了固化土相互剪切、揉搓搅拌、阻断冒浆、提高工效的良好效果,保障了固化土的均匀性和高强度。
3、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14219628u公开的一种新型双向搅拌桩钻头,通过龙门框架结构式搅拌桩钻具,可以实现大直径即2m直径的桩体施工,且提高了搅拌均匀度,扩大了搅拌面积,同时龙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多层互剪搅拌桩钻机的钻头组件,包括内管(1)、外管(2)以及至少两榀外搅拌框架(3),所述内管(1)、外管(2)的上端分别与多层互剪搅拌桩钻机的内、外钻杆连接,各所述外搅拌框架(3)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管(2)的外壁上,下端分别通过环形限位轴套(12)转动连接在所述内管(1)的外壁上,所述内管(1)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榀且呈多层分布的第一搅拌翼板(4),且各所述外搅拌框架(3)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沿竖向呈多层分布的第二搅拌翼板(5),且各所述第一搅拌翼板(4)与第二搅拌翼板(5)在轴向上相互错开,所述内管(1)的下端外壁上还设置有钻掘翼板(6),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多层互剪搅拌桩钻机的钻头组件,包括内管(1)、外管(2)以及至少两榀外搅拌框架(3),所述内管(1)、外管(2)的上端分别与多层互剪搅拌桩钻机的内、外钻杆连接,各所述外搅拌框架(3)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管(2)的外壁上,下端分别通过环形限位轴套(12)转动连接在所述内管(1)的外壁上,所述内管(1)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榀且呈多层分布的第一搅拌翼板(4),且各所述外搅拌框架(3)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沿竖向呈多层分布的第二搅拌翼板(5),且各所述第一搅拌翼板(4)与第二搅拌翼板(5)在轴向上相互错开,所述内管(1)的下端外壁上还设置有钻掘翼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翼板(4)、第二搅拌翼板(5)以及钻掘翼板(6)均沿着与水平面呈5°~30°的倾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搅拌翼板(4)与所述第二搅拌翼板(5)的倾角相反,所述钻掘翼板(6)与所述第一搅拌翼板(4)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内管(1)中设有注浆通道(7),所述钻掘翼板(6)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注浆通道(7)连通的第一喷浆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层互剪搅拌桩钻机的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层但不同组的各第一搅拌翼板(4)以及同一层但不同组的各第二搅拌翼板(5)的中轴线均不在同一平面内,且每一层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搅拌翼板(4)或第二搅拌翼板(5)的中轴线沿轴向间距为0.5~3d,d为搅拌翼板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层互剪搅拌桩钻机的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搅拌翼板(4)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注浆通道(7)连通的第二喷浆管(9),且所述第二喷浆管(9)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喷浆管(8)的长度;所述第一喷浆管(8)的轴向外端面或外壁上开设有喷浆口(10),所述第二喷浆管(9)的轴向外端面上开设有喷浆口(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多层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钟,兰伟,杨宁晔,陈天雄,张楚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