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940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00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包括主体机构、加强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加强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圈,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顶板、防火层、保温泡棉、防潮层和主体底板,所述防火层位于主体顶板的内部,所述防火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顶壁,所述防火层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所述保温泡棉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火层的下端,所述保温泡棉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所述防潮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保温泡棉的下端,所述防潮层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连接机构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的隔板


技术介绍

1、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隔板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

2、由于隔板在进行使用时一般安装在建筑的外表面,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磨损,如果隔板的强度过低,隔板在受到撞击时极易产生破损,大大降低了隔板的保护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隔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撞击时极易产生破损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包括主体机构、加强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加强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圈,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顶板、防火层、保温泡棉、防潮层和主体底板,所述防火层位于主体顶板的内部,所述防火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顶壁,所述防火层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所述保温泡棉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火层的下端,所述保温泡棉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所述防潮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保温泡棉的下端,所述防潮层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所述主体底板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防火层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的防火性。

5、优选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橡胶垫、玻纤层、金属网层、芯板和加强钢筋架,所述橡胶垫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潮层的下端,所述橡胶垫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上端,所述玻纤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垫的下端,所述玻纤层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橡胶垫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的防撞击性。

6、优选的,所述金属网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玻纤层的下端,所述金属网层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所述芯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金属网层的下端,所述芯板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内壁,所述加强钢筋架位于芯板的内部,所述加强钢筋架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在芯板的内壁,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加强钢筋架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固定板、第一凹槽、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前端,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第一连接板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的便捷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左端,所述第一凹槽固定开设在第一固定板的中部,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第一凹槽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隔板横向连接的便捷性。

9、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的后端,所述第二凹槽固定开设在第二固定板的中部,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第二凹槽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纵向连接的便捷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防火层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的防火性,通过橡胶垫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的防撞击性,大大的提高了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的防撞击性;

12、2、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加强钢筋架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连接板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的便捷性,大大的提高了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结构的稳定性;

13、3、该高强度的隔板,通过第一凹槽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隔板横向连接的便捷性,通过第二凹槽的结构,便于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纵向连接的便捷性,大大的提高了该高强度的隔板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包括主体机构(1)、加强机构(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圈,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主体顶板(101)、防火层(102)、保温泡棉(103)、防潮层(104)和主体底板(105),所述防火层(102)位于主体顶板(101)的内部,所述防火层(1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顶壁,所述防火层(102)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保温泡棉(10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火层(102)的下端,所述保温泡棉(103)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防潮层(10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保温泡棉(103)的下端,所述防潮层(104)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主体底板(105)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2)包括橡胶垫(201)、玻纤层(202)、金属网层(203)、芯板(204)和加强钢筋架(205),所述橡胶垫(2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潮层(104)的下端,所述橡胶垫(20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上端,所述玻纤层(2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垫(201)的下端,所述玻纤层(202)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层(20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玻纤层(202)的下端,所述金属网层(203)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芯板(20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金属网层(203)的下端,所述芯板(204)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加强钢筋架(205)位于芯板(204)的内部,所述加强钢筋架(205)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在芯板(204)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第二连接板(302)、第一固定板(303)、第一凹槽(304)、第二固定板(305)和第二凹槽(306),所述第一连接板(30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板(30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3)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左端,所述第一凹槽(304)固定开设在第一固定板(303)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05)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后端,所述第二凹槽(306)固定开设在第二固定板(305)的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包括主体机构(1)、加强机构(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圈,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主体顶板(101)、防火层(102)、保温泡棉(103)、防潮层(104)和主体底板(105),所述防火层(102)位于主体顶板(101)的内部,所述防火层(1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顶壁,所述防火层(102)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保温泡棉(10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火层(102)的下端,所述保温泡棉(103)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防潮层(10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保温泡棉(103)的下端,所述防潮层(104)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所述主体底板(105)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机构(2)包括橡胶垫(201)、玻纤层(202)、金属网层(203)、芯板(204)和加强钢筋架(205),所述橡胶垫(2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防潮层(104)的下端,所述橡胶垫(201)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在主体顶板(101)的上端,所述玻纤层(2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垫(201)的下端,所述玻纤层(202)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菊杜培平于智根汤小兵谢觉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