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292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多孔载体、吸附于多孔载体内的香精香料以及包覆于多孔载体表面的封膜;所述封膜中,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当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时,封膜在室温(25‑35℃)是固态,可以对多孔载体内吸附的香精香料进行有效封装,防止香精香料的挥发。而在抽烟时,滤嘴的温度为55℃左右,在该温度下,封膜熔化,成为液态,失去对香精香料的封装作用,使香精香料快速挥发,以提高烟气的香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香烟用赋香载体,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在卷烟加香技术中,一般采用对烟丝或滤嘴进行加香,对滤嘴加香一般用吸附剂吸附香精香料的方式来控制香精香料的挥发性,使香精香料在燃吸过程中能够顺利挥发。

3、但是专利技术人在实践中发现,不同的吸附剂对香精香料的吸附能力不同,不同香精香料的挥发度不同,如果仅采用吸附剂对香精香料进行吸附,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受限于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或香精香料的挥发性能,吸附剂对香精香料的吸附容量小,香精香料在香烟存储、运输或售卖过程中容易发生挥发,使得香烟在吸食过程中释放的香精香料的浓度较低,对烟气香味改善有限。

4、还有的情况是吸附剂对香精香料的吸附作用较强,在一支烟短暂的吸食时间内,难以保证香精香料的充分释放,不但不利于烟气香味的改善,还会导致香精香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包括多孔载体、吸附于多孔载体内的香精香料以及包覆于多孔载体表面的封膜;所述封膜中,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

4、当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时,封膜在室温(25-35℃)是固态,可以对多孔载体内吸附的香精香料进行有效封装,防止香精香料的挥发。而在抽烟时,滤嘴的温度为55℃左右,在该温度下,封膜熔化,成为液态,失去对香精香料的封装作用,使香精香料快速挥发,以提高烟气的香味。

5、为了保证抽烟时香精香料可以及时挥发出来,要求封膜在55℃左右可以快速熔化(如5-7s内熔化),若封膜的熔化速度过慢,则会延迟提供香气,若封膜在较低温度下较易熔化,则容易在夏季等高温环境存储过程中失效。经过实验发现,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时,在50℃以下不会熔化,且在55℃左右时,可以快速熔化,可以满足夏季等炎热条件下的封装要求,又可以满足抽烟时快速释放香气的要求。

6、此外,香烟滤棒一般采用醋酸纤维丝束制备而成,赋香微胶囊在醋酸纤维丝束表面的附着量的大小决定了香气物质的添加量,而香气物质的添加量足够以满足要求时,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所以赋香微胶囊在醋酸纤维丝束的附着性是较为关键的因素。经过实验发现,封膜中当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时,更有利于提高赋香微胶囊在醋酸纤维丝束表面的附着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膜中,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1.5,优选为1:1。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载体为多孔淀粉、多孔无机载体、复合增香微胶囊载体或天然植物多孔载体。

9、优选的,所述多孔淀粉为采用酶解法处理淀粉而得到的蜂窝状多孔淀粉。

10、优选的,多孔无机载体选自二氧化硅、硅藻土、凹凸棒土、高岭土或氧化铝。

11、优选的,所述复合增香微胶凝载体由糊精、微晶纤维素和粘结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烘干,即得。

12、优选的,所述天然植物多孔载体为将植物组织经粉碎处理制得,所述植物组织选自陈皮、红麻、甘蔗渣或玉米秸秆。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孔淀粉的平均粒径为1.6μm;所述多孔无机载体的平均粒径为207μm;所述复合增香微胶囊的平均尺寸为2.05×0.897mm;所述天然植物多孔载体的粒径为1.667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香精香料选自d-柠檬烯、2-甲基戊酸或5-羟甲基糠醛。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向多孔载体上多次喷涂香精香料溶液,对香精香料进行吸附;

17、将棕榈油与椰子油的混合物加热使其熔化呈液态,将吸附有香精香料的多孔载体加入到液体中,然后将多孔载体取出,并去除多余液体,于低于5℃环境中凝固,即得。

18、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吸油纸吸附多余的液体。

19、优选的,将附着有液体的多孔载体在0-5℃环境下凝固,优选4℃。由于多孔载体的粒径较小,所以数量较多,难以进行有效间隔处理,而在室温下凝固时,容易导致各个颗粒粘连在一起,难以保证滤棒添加的均匀性,若将粘连的微胶囊采用研磨等方式硬性分离时,则容易破坏微胶囊表面的封膜,进而导致封膜失效。而经过实验发现,通过控制凝固温度为4℃左右,可以有效防止颗粒之间的粘连,得到松散的温敏性微胶囊,再进行负载制备滤棒时,可以有效保证滤棒的质量。

20、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21、采用封膜对多孔载体内吸附的香精香料进行有效封装,防止室温下香精香料的挥发。而在抽烟时,封膜受热迅速熔化,成为液态,失去对香精香料的封装作用,使香精香料快速挥发,以提高烟气的香味。

22、温敏性赋香微胶囊更有利于提高在醋酸纤维丝束表面的附着性,其中温敏性无机微胶囊对香精香料的吸附性能最佳,对香气物质的保留效果及释放性能较好,且在醋酸纤维丝束表面的附着性最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载体、吸附于多孔载体内的香精香料以及包覆于多孔载体表面的封膜;所述封膜中,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膜中,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1.5,优选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为多孔淀粉、多孔无机载体、复合增香微胶囊载体或天然植物多孔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淀粉为采用酶解法处理淀粉而得到的蜂窝状多孔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增香微胶凝载体由糊精、微晶纤维素和粘结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挤压造粒,烘干,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淀粉的平均粒径为1.6μm;所述多孔无机载体的平均粒径为207μm;所述复合增香微胶囊的平均尺寸为2.05×0.897mm;所述天然植物多孔载体的粒径为1.66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香精香料选自D-柠檬烯、2-甲基戊酸或5-羟甲基糠醛。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吸油纸吸附多余的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附着有液体的多孔载体在0-5℃环境下凝固,优选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载体、吸附于多孔载体内的香精香料以及包覆于多孔载体表面的封膜;所述封膜中,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膜中,棕榈油与椰子油的质量比为1:0.5-1.5,优选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为多孔淀粉、多孔无机载体、复合增香微胶囊载体或天然植物多孔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淀粉为采用酶解法处理淀粉而得到的蜂窝状多孔淀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滤棒用温敏性赋香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增香微胶凝载体由糊精、微晶纤维素和粘结剂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昆魏玉磊厉昌坤谭家能刘群周静刘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