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79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线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配线机构,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配线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框内部的配线盒,所述配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配线接口,所述配线盒的内部且在远离配线接口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轮,通过设计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利用该装置中的配线机构来安装连接线缆,解决了现有的配线架内部空间狭小,安装和固定线缆操作较为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设置多组配线盒,在检修线缆时,只需要将对应线缆的配线盒取下即可,不需要将固定框全部拆下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线架,具体为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


技术介绍

1、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但现有的配线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为:现有的配线架内部空间狭小,安装和固定线缆操作较为困难,费时费力。

2、因此,需要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配线机构,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4、所述配线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框内部的配线盒,所述配线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配线接口,所述配线盒的内部且在远离配线接口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配线盒的顶部和底部且在凸轮的上方和下方均滑动连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石,所述压紧板的底部且在凸轮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壁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转轴的外壁且在靠近凸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配线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配线盒的内部且在配线接口的背面安装有穿线筒,所述穿线筒滑动连接有夹紧滚珠,所述夹紧滚珠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外壁且在穿线筒外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夹紧滚珠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内弹簧,所述配线盒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且在配线盒内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蜗杆的正面安装有转动块。

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框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四组,所述配线机构均设置有三组。

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配线盒、压紧板、穿线筒、推动板以及盖板均由abs塑料制成,所述配线接口、穿线筒、夹紧滚珠以及滑动板均设置有多组。

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压紧板和蜗杆均贯穿并延伸至配线盒外,所述压紧板和转动块的外壁均喷涂有防滑涂料,所述配线盒的外壁喷涂有电磁屏蔽涂料。

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推动板为锥台形结构设计,所述滑动板和穿线筒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所述夹紧滚珠贯穿并延伸至穿线筒外,所述滑动板贯穿并延伸至配线盒内。

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夹紧滚珠由硅胶制成,所述蜗杆与配线盒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防滑垫为波浪线结构设计,所述盖板为l型结构设计。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动杆为l型结构设计,所述滑动杆与固定框、滑动板与配线盒、推动板与穿线筒以及导向杆与配线盒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配线盒为中字形结构设计,所述复位弹簧与配线盒、复位弹簧与压紧板、压紧弹簧与配线盒、内弹簧与穿线筒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利用该装置中的配线机构来安装连接线缆,将固定框安装在机柜内,旋转转动块,转动块会通过蜗杆带动蜗轮和转轴旋转,转轴会带动凸轮转动至水平状态,凸轮不再抵住压紧板,复位弹簧会带动压紧板向下移动,压紧板不再抵住固定框,拉动配线盒,配线盒沿固定框向外移动,配线盒被从固定框中拉出,取下盖板,推动滑动板,滑动板带动推动板向前移动,向前启动的推动板不再挤压夹紧滚珠,内弹簧带动夹紧滚珠向外移动,将线缆穿过穿线筒后与配线接口相连接,松开滑动板,压紧弹簧会拉动滑动板反向移动,反向移动的滑动板会带动推动板回到原位,回到原位的推动板会挤压夹紧滚珠,被挤压的夹紧滚珠会压住穿线筒中的线缆,从而将线缆固定在配线盒中,重复操作,将线缆逐一安装在配线接口上,安装完成后,盖上盖板,再将配线盒重新插入固定框内,反向旋转转动块,转动块会通过蜗杆带动蜗轮和转轴反向旋转,转轴会带动凸轮转动至竖直状态,凸轮推动压紧板向外移动,向外移动的压紧板会抵住固定框,从而将配线盒固定在固定框内,将配线盒从固定框中拉出进行操作较为方便,同时使用夹紧滚珠压住线缆,固定线缆较为方便,解决了现有的配线架内部空间狭小,安装和固定线缆操作较为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设置多组配线盒,在检修线缆时,只需要将对应线缆的配线盒取下即可,不需要将固定框全部拆下进行检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设置有配线机构(2),所述固定框(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安装孔(3)设置有四组,所述配线机构(2)均设置有三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盒(201)、压紧板(205)、穿线筒(212)、推动板(214)以及盖板(218)均由ABS塑料制成,所述配线接口(202)、穿线筒(212)、夹紧滚珠(213)以及滑动板(215)均设置有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205)和蜗杆(210)均贯穿并延伸至配线盒(201)外,所述压紧板(205)和转动块(220)的外壁均喷涂有防滑涂料,所述配线盒(201)的外壁喷涂有电磁屏蔽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214)为锥台形结构设计,所述滑动板(215)和穿线筒(212)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所述夹紧滚珠(213)贯穿并延伸至穿线筒(212)外,所述滑动板(215)贯穿并延伸至配线盒(2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滚珠(213)由硅胶制成,所述蜗杆(210)与配线盒(20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防滑垫(219)为波浪线结构设计,所述盖板(218)为L型结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11)为L型结构设计,所述滑动杆(211)与固定框(1)、滑动板(215)与配线盒(201)、推动板(214)与穿线筒(212)以及导向杆(207)与配线盒(201)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盒(201)为中字形结构设计,所述复位弹簧(208)与配线盒(201)、复位弹簧(208)与压紧板(205)、压紧弹簧(216)与配线盒(201)、内弹簧(217)与穿线筒(21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部设置有配线机构(2),所述固定框(1)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安装孔(3)设置有四组,所述配线机构(2)均设置有三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盒(201)、压紧板(205)、穿线筒(212)、推动板(214)以及盖板(218)均由abs塑料制成,所述配线接口(202)、穿线筒(212)、夹紧滚珠(213)以及滑动板(215)均设置有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205)和蜗杆(210)均贯穿并延伸至配线盒(201)外,所述压紧板(205)和转动块(220)的外壁均喷涂有防滑涂料,所述配线盒(201)的外壁喷涂有电磁屏蔽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用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214)为锥台形结构设计,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杰李德路魏莱别海涛郭默江恒智张祺欣赵天乐黄展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