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70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的方法,其中,包括:1)向核苷的磷酸三乙酯溶液中加入三氯氧磷反应;2)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其中,核苷、磷酸、三辛胺的摩尔比为1:(8~20):(8~20),磷酸三乙酯作为溶剂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步骤简单,一锅法即可完成二磷酸的形成,成本低,绿色环保,节能低耗,具有较高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具体涉及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


技术介绍

1、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5’端帽子结构(five-prime cap)(m7gpppn)是在1970年代被发现的,它的存在赋予了mrna稳定性并使其能够有效翻译。在真核细胞中,除了识别蛋白质合成的起始之外,5’端帽子结构还充当从5’到3’外切核酸酶切割的保护基团,同时也是募集蛋白质因子以进行前体mrna剪接、聚腺苷酸化和核输出的唯一标识符,它也充当募集起始因子的锚点。甚至,在病毒与固有免疫的博弈中5’端帽子结构也极为重要。因为固有免疫系统对没有5’端帽子结构的rna具有较高的敏锐度,因此很多病毒进化出了丰富多样的加帽策略。而对这些病毒mrna的加帽机制研究,已拓展出诸如高效体外rna加帽系统和自扩增mrna技术,大大促进了科研型与治疗型mrna的大规模生产。另外,rna加帽酶的应用也使微生物转录组的测序和量化成为可能。

2、根据甲基化修饰的程度不同分为3种帽结构:cap 0、cap 1和cap 2。真核生物的mrna加帽过程需要多种加帽酶的参与。体外转录制备mrna,常见的加帽方法包括酶法加帽和共转录加帽。酶法加帽(enzymatic capping)是基于真核细胞内的加帽原理,酶法加帽反应以体外转录后产物、ntps、sam等为底物,利用牛痘病毒加帽酶(vaccinia cappingenzyme,vce)可直接形成帽结构cap 0。其中牛痘病毒加帽酶具有三种酶活性,包括rna三磷酸酶、鸟苷酸转移酶和鸟嘌呤n-7甲基转移酶;在2’-o-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可进一步形成帽结构cap 1或cap 2。酶法加帽率接近100%,但由于反应过程依赖加帽酶和其他供体,且工艺流程繁琐,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共转录加帽(cotranscribed capping)是在体外转录反应体系中添加帽类似物,在转录起始引入帽类似物,转录完成即可获得带帽结构的mrna。

3、二磷酸rna是加帽过程的起始物料,目前市场上售价及其昂贵,之所以昂贵在因其合成存在大量的难点,而mrna技术需要快速发展的话其下游原料的合成必须得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目前化学合成方法基本上是以下合成路线,采用了3步反应获得二磷酸鸟苷。

4、

5、该反应步骤相对比较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成,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绿色节能环保的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或其盐的方法,采用三氯氧磷得到单磷酸核苷后,不需要后处理,然后加入磷酸和三辛胺的磷酸三乙酯溶液加入进行二磷酸反应得到核苷的二磷酸;特别的当监测核苷的量少于10%~5%时,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当监测核苷单磷酸的量少于20%~30%时,淬灭反应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2、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或其盐的方法,其中,包括:

3、1)向核苷的磷酸三乙酯溶液中加入三氯氧磷反应;

4、2)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

5、其中,核苷、磷酸、三辛胺的摩尔比为1:(8~20):(8~20),磷酸三乙酯作为溶剂使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和三辛胺具有相等或相近的摩尔量。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苷、磷酸、三辛胺的摩尔比为1:(10~15):(10~15)。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苷、磷酸、三辛胺的摩尔比为1:10:10、1:11:11、1:12:12、1:13:13、1:14:14或1:15:15。

9、在一些实施例中,核苷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2~6)。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核苷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3~4)。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核苷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3、1:4、1:5或1:6。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温度为-10℃~10℃。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温度为-5℃~5℃。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温度为0℃。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时间为0.5小时~2.5小时。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时间为1小时~2.2小时。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时间为2小时。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核苷的磷酸三乙酯溶液中加入三氯氧磷反应,当监测核苷的量少于10%~5%时,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核苷的磷酸三乙酯溶液中加入三氯氧磷反应,当监测核苷的量少于10%~5%时,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优选地,当监测核苷的量少于10%、9%、8%、7%、6%或5%时,优选地,核苷的量少于5%时,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核苷的量的量保留太多影响最终产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当监测核苷单磷酸的量少于20%~30%时,淬灭反应。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当监测核苷单磷酸的量少于20%、25%、30%时,优选少于25%时,淬灭反应。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苷二磷酸具有如式i或i-1所示的结构:

23、

24、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c1-6烷基,其中所述c1-6烷基任选地被1个或多个氘、羟基、氨基、氰基、氧代、卤素取代;优选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或甲基;

25、q为修饰或未修饰的嘧啶碱基或修饰或未修饰的嘌呤碱基。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苷二磷酸具有如式i-1所示的结构:

27、其中r1、r2和q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定义。

28、在一些实施例中,q为修饰或未修饰的鸟嘌呤碱基、修饰或未修饰的腺嘌呤碱基、修饰或未修饰的胞嘧啶碱基、修饰或未修饰的胸腺嘧啶碱基或修饰或未修饰的尿嘧啶碱基。

29、在一些实施例中,q为修饰的鸟嘌呤碱基、未修饰的鸟嘌呤碱基、修饰的腺嘌呤碱基、未修饰的腺嘌呤碱基、修饰的胞嘧啶碱基、未修饰的胞嘧啶碱基、修饰的胸腺嘧啶碱基、未修饰的胸腺嘧啶碱基、修饰的尿嘧啶碱基或未修饰的尿嘧啶碱基。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苷二磷酸具有以下结构:

31、

32、有益效果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一锅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或其盐的方法,其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磷酸、三辛胺的摩尔比为1:(10~15):(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苷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温度为-10℃~10℃;优选地,反应温度为-5℃~5℃;优选地,反应温度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时间为0.5小时~2.5小时;优选地,反应时间为1小时~2.2小时;优选地,反应时间为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核苷的磷酸三乙酯溶液中加入三氯氧磷反应,当监测核苷的量少于10%~5%时,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加入1)的反应液中,当监测核苷单磷酸的量少于20%~30%时,淬灭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二磷酸具有如式I或I-1所示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Q为修饰或未修饰的鸟嘌呤碱基、修饰或未修饰的腺嘌呤碱基、修饰或未修饰的胞嘧啶碱基、修饰或未修饰的胸腺嘧啶碱基或修饰或未修饰的尿嘧啶碱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二磷酸具有以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锅法合成核苷二磷酸或其盐的方法,其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苷、磷酸、三辛胺的摩尔比为1:(10~15):(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核苷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1:(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温度为-10℃~10℃;优选地,反应温度为-5℃~5℃;优选地,反应温度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三辛胺与磷酸三乙酯的混合溶液滴加入1)的反应液中,反应时间为0.5小时~2.5小时;优选地,反应时间为1小时~2.2小时;优选地,反应时间为2小时。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俊俊熊志敏董洪杰凌颜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晨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