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的制备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聚合物电解质膜型燃料电池系统清洁、高效,运行温度低,启动速度快,在新世纪化工技术研究开发中备受关注。传统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型燃料电池以阳离子交换膜为电解质膜,作为燃料的氢气直接供给阳极,作为氧化剂的氧气或空气供给阴极。在阳极室,氢气在膜电极中的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解离生成质子和电子,质子在阳离子交换膜中迁移至阴极。电子通过外部电路和负载,在膜电极中的阴极催化剂上与阴极室的氧气和透过聚合物电解质膜传递过来的质子结合生成水,从而产生电能。 传统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型燃料电池膜电极中使用的电解质为全氟磺酸类化合物,如商业化的Nafion膜。这类电解质价格昂贵,而且为使该电解质具有高质子电导,电解质膜必须充分水合。该电解质在高温或加湿不充分的条件下易发生失水并降解,使得燃料电池性能显著下降,因而组建的相应燃料电池常压最高工作温度为100℃。而且电解质所需的水通过反应气加湿供给,加湿器增加了燃料电池系统的体积,降低了整体效率。 全芳结构的聚苯并咪唑是一类高性能材料,具有极高的耐热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极好的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用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磷酸掺杂聚[2,2’-(对氧二亚苯基)-5,5’-二苯并咪唑]膜的制备:取等摩尔的3,3’,4,4’-四氨基联苯和4,4’-二羧基二苯醚,加入到含70-90wt%五氧化二磷的多聚磷酸中,3,3’,4,4’-四氨基联苯和4,4’-二羧基二苯醚的总质量浓度为5-20wt%,在氮气保护下,于50-220℃反应5-30小时,然后降温,沉析到水中,再用碱中和,过滤,洗至中性后,100℃真空烘干至恒重,得到聚[2,2’-(对氧二亚苯基)-5,5’-二苯并咪唑],其分子量为4000-200000;将聚[2,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房建华,马紫峰,郭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