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62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31
本申请公开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包括主机和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的挤压组件,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件和推杆,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所述挤面筒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头设有出面孔,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压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挤面筒做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挤面筒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设置在所述挤面筒中靠近所述模头的一端。本申请的面食机,无需拆卸挤面筒即可进行加面,且能够满足连续加面制面的需求;加料口更靠近模头,可使每次加面时面团均位于推杆前侧,在保证一定加面容量的前提下,方便了推杆进行推面,并且可减小推杆的运动行程,有助于提高制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面食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食品加工机的种类多种多样,面条机就是其中一种,在解放用户双手的前提下,可用于制作多种面条,为用户提供便利。现有的面条机包括放置式和手持两种,手持式面条机凭借其体积小、便于移动等特点受到广泛使用。

2、现有一种面条机,如专利cn2255151y公开的压面机,其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内的螺旋杆,机壳前端设有漏面板,通过动力结构驱动螺旋杆做旋转运动,可使螺旋杆向前推动面团,面团经由漏面板进行出面;其中,机壳顶部设有加料漏斗,用于向机壳内加面。该压面机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螺旋杆沿轴向占据了几乎整个机壳的内部空间,导致机壳内剩余空间大大减小,需要用户频繁多次加面才能满足用户对一定制面容量的需求,导致用户工作量增大;并且,用户加面时,只能添加面絮,且面絮大小需要与螺旋杆上的螺纹螺距相适配,才能满足螺旋杆将面絮向前推动的要求,换而言之,该压面机无法添加体积相对较大的面团,而添加面絮一方面需要频繁多次加面,使用户工作量增大,另一方面制作出来的面条的口感软绵不劲道,无法满足一些用户对面食口感的需求。

3、进一步的,上述压面机采用的螺旋杆重量相对较大,导致压面机整体重量大,不适于手持,而当压面机放置于台面使用时,可能存在机壳前端因重量大而倾翻的风险,导致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差。

4、另有一种面条机,如专利cn212437112u公开的面食机,其包括主机及连接于主机的挤压组件,挤面筒与主机外壳螺纹连接,主机外壳内设有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推杆,推杆用于挤压挤面筒内的面团以实现出面。该面食机采用的推杆结构,相较于上述螺旋杆结构重量减轻,有利于面食机整体的轻量化,可方便用户手持使用,然而,该面食机在加面时需要将挤面筒从主机上拆下,加完面之后需要重新安装挤面筒,对于用户想要制作较大容量的面食需求而言,需要反复多次拆装挤面筒才能实现,极大增加了用户操作量,导致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挤面筒加面不方便,无法满足连续制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面食机,通过在挤面筒上开设加料口,在无需拆卸挤面筒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加面,使用方便,能够满足连续制面需求,且通过优化加料口的设置位置,可提高单次加面容量、减小推杆运动行程等,有利于节省用户操作,提高制面效率。

2、本技术公开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包括主机和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的挤压组件,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件和推杆,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所述挤面筒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头设有出面孔,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压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挤面筒做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挤面筒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设置在所述挤面筒中靠近所述模头的一端。

3、本技术的手持式面食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4、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相对所述压板弯折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压板连接且环绕于所述推杆的外侧,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模头运动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加料口2/3以上的面积。

5、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模头运动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完全遮挡所述加料口。

6、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模头运动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的后端与所述加料口的后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0且小于10mm。

7、所述加料口的前端到所述挤面筒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挤面筒的长度为c,1/6c≤a≤1/4c。

8、所述加料口的直径为b,20mm≤b≤30mm。

9、所述面食机还包括自所述加料口处向远离所述挤面筒的方向延伸的环形壁,所述环形壁围合形成加料腔,所述加料腔顶部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加料腔顶部,或所述防尘盖可翻转连接于所述加料腔顶部。

10、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推料件,所述推料件包括推料部和握持部,所述推料部能够伸入所述加料口内,所述握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加料口的口径,或者,所述加料口处向外延伸形成加料腔,所述握持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加料腔顶部开口的口径。

11、所述加料腔呈圆柱状;或者所述加料腔呈漏斗状并且所述加料腔的上端开口大于其下端开口;或者所述加料腔包括与所述挤面筒连接的第一腔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呈漏斗状。

12、所述加料腔垂直于所述挤面筒,或者所述加料腔倾斜设置。

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的手持式面食机,采用推杆结构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挤压螺杆,推杆结构重量较轻,有利于面食机整体的轻量化,可减轻用户手持负担,方便用户操作;并且,挤面筒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用户可通过加料口向挤面筒中加面,无需拆卸挤面筒即可实现加面,使用方便,可提高加面效率,且对于大容量制面需求,方便通过加料口进行连续加面,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加料口设置在挤面筒中靠近模头的一端,加料口更靠近模头设置,可减小推杆的运动行程,缩短推面距离,有助于提高制面效率;并且在使用初始位置时,推杆可位于加料口后方,当用户通过加料口加面时,加入的面团位于推杆前方,方便了接下来推杆对面团进行挤压,可优化出面效率;并且,在使用初始位置时,推杆位于加料口后方,可使压板前侧的挤面筒内具有较大的空间,以便用户单次加入更多/更大的面团,从而减少总的加面次数,节省用户操作,且能够防止加入的面团体积过小时影响制作出来的面食的口感,以便制作出更劲道的面食,满足用户需求。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相对所述压板弯折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压板连接且环绕于所述推杆的外侧,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模头运动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能够遮挡所述加料口2/3以上的面积;通过设置遮挡部,其可用于遮挡加料口,并且当推杆移动至最大行程对应的位置处时,遮挡部能够遮挡加料口2/3以上的面积,可阻止通过加料口继续向挤面筒中进面,以免影响压板进行挤面出面,从而保证出面的可靠性。

15、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模头运动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完全遮挡所述加料口;由此,遮挡部完全遮挡加料口时,可阻止用户继续通过加料口进行加面,以保证推杆沿轴向运动的顺畅性,提高出面的可靠性。

16、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推杆朝向所述模头运动至极限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遮挡部的后端与所述加料口的后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0且小于10mm;由此,相较于遮挡部完全遮挡加料口的方案,本方案可缩短遮挡部的长度尺寸,可使推杆复位后压板前侧的挤面筒内空间更大,可增大用户单次加面量,从而减少总的加面次数,减少用户工作量;并且,由于间隙小于10mm,仍可阻止较大体积的面团通过该间隙进入,因而可起到阻止用户继续加面的作用,保证前侧压板挤面的可靠性。

17、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包括主机和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的挤压组件,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件和推杆,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所述挤面筒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头设有出面孔,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压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挤面筒做轴向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包括主机和可拆卸安装于主机的挤压组件,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驱动件和推杆,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所述挤面筒一端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模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头设有出面孔,所述推杆的一端设有压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杆沿所述挤面筒做轴向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面食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孙家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