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二次风挡板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二次风挡板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59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风挡板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包括二次风道、挡板、滑块、转动杆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二次风道内部安装有两个挡板,挡板的壁面上开有导轨槽,滑块嵌在导轨槽内可以沿导轨槽移动;滑块沿竖直方向开有圆柱槽,转动杆的一端嵌在圆柱槽内可以绕圆柱槽的轴向转动,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二次风道侧壁上的孔伸出管外。调节时采用滑轨式驱动,通过转动杆的旋转带动滑块在导轨槽内滑动,进而带动挡板发生旋转,同时转动杆带动支撑杆运动,保证挡板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实现二次风喷口的开合,通过改变二次风的流通截面积来调节二次风的风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提供了五个调节挡位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电站锅炉二次风挡板的滑轨式可调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电站锅炉的运行过程中,二次风速对煤粉气流的着火与燃烧有着较大影响。二次风将空气送入炉膛中参与燃烧,并能加强气流的扰动,促进高温烟气的回流,为完全燃烧提供条件。在锅炉负荷发生变化的时候,炉膛的燃烧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当二次风的风速过小时,二次风无法到达炉膛中心,无法强化空气与焦炭粒子表面的接触和混合;当二次风的风速过大时,又会冲击下游一次风粉气流,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增大不完全燃烧损失。

2、对于二次风速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二次风道末端的流通截面积来实现,但是目前用来调节截面积的挡板普遍存在着流动阻力大、二次风射流中心发生偏斜、破坏炉内二次风切圆,亦或是调节时需要更换管件来实现多档调节:当在风道内部设置挡板时,传统垂直插入式挡板会产生较大的局部阻力,导致二次风动能的损失;即便改为斜向插入管道,虽然局部阻力有所下降,但若要调节二次风速,则挡板必须斜向插入到与管道出口边缘齐平的程度,此时这种斜向插入的挡板无法实现风速的多档位调节,无法适应变工况的要求。这些挡板的问题在实际运行调节中都会带来不便,甚至影响锅炉燃烧的稳定性。

3、在倡导双碳目标、降低碳排量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机组进行了灵活性改造,机组的调峰能力不断增强。在调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机组负荷的变动,此时锅炉的充分燃烧、稳定燃烧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满足机组工况变动的要求、调节二次风速,同时克服上述的现存挡板存在的问题,需要新型的二次风挡板调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传统的二次风道结构,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电站锅炉的滑轨式可调结构。该可调结构中,二次风挡板内置于风道侧面,通过转动杆的驱动,带动挡板上的三个滑块滑动,进而改变管道的流通截面积,实现二次风速的调节,以适应锅炉负荷变化对二次风速的要求,保证燃烧充分进行,提高燃烧效率。该二次风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2、所述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包括:二次风道1、挡板a2、挡板b3、滑块a4、滑块b5、转动杆a6、转动杆b7、支撑杆a8和支撑杆b9;其中二次风道1包括风道上壁101、风道下壁102、风道侧壁103、直槽口a104、直槽口b105、直槽口c106、直槽口d107、直槽口e108、直槽口f109、孔a110、孔b111、固定块a112、固定块b113、圆柱槽a114、圆柱槽b115、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所述挡板a2包括转轴a201、转轴b202、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和t型槽口a206;挡板b3包括转轴c301、转轴d302、导轨槽d303、导轨槽e304、导轨槽f305和t型槽口b306;滑块a4内部开圆柱槽c401;滑块b5内部开圆柱槽d501;转动杆a6包括转轴e601、转轴f602和孔c603;转动杆b7包括转轴g701、转轴h702和孔d703;支撑杆a8包括转轴i801、转轴j802和转轴k803;支撑杆b9包括转轴l901、转轴m902和转轴n903。

3、其中,挡板a2和挡板b3的位置处于二次风道1末端出口处,通过挡板a2和挡板b3不同的旋转角度,共提供五种挡位控制二次风速;挡板a2和挡板b3与风道侧壁103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线接触的高副运动,滑块a4和滑块b5的运动方式采用面接触低副运动中的转动副与移动副相结合的方式,转动杆a6和转动杆b7的驱动方式采用面接触低副运动中的转动副与移动副相结合的方式。

4、所述的二次风道1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风道侧壁103,共两个风道侧壁103;风道上壁101内侧开有直槽口a104、直槽口c106和直槽口e108,风道下壁102内侧开有直槽口b105、直槽口d107和直槽口f109,风道侧壁103开有孔a110和孔b111,在风道侧壁103的内侧,分别装有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内部分别沿竖直方向开有圆柱槽a114和圆柱槽b115;在风道侧壁10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有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

5、所述的二次风道1内侧的直槽口a104、直槽口b105、直槽口c106和直槽口d107结构相同,其中直槽口a104和直槽口c106在风道上壁101上对称分布,直槽口b105和直槽口d107在风道下壁102上对称分布;直槽口e108和直槽口f109结构相同并且呈对称分布;孔a110和孔b111、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结构分别相同并且在风道侧壁103上对称分布。

6、所述的二次风道1与挡板a2和挡板b3共同组成二次风的流通管道,按照流通截面积的大小,将调节状态一共分为①、②、③、④和⑤共五个挡位,数字越大则流通截面积越大:处于①挡时,挡板a2的转轴a201与挡板b3的转轴c301接触,流通截面积为零,此时二次风道1处于关闭状态;处于②挡时,挡板a2的转轴a201与挡板b3的转轴c301分离,流通截面积为二次风道1截面积的1/4,此时二次风速最大;处于③挡时,挡板a2的转轴a201与挡板b3的转轴c301进一步远离,流通截面积为二次风道1截面积的2/4;处于④挡时,挡板a2的转轴a201与挡板b3的转轴c301再进一步远离,流通截面积为二次风道1截面积的3/4;处于⑤挡时,挡板a2和挡板b3分别贴在风道侧壁103上,在忽略挡板a2和挡板b3厚度的情况下,流通截面积约等于二次风道1的截面积,此时二次风速最小。

7、所述的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的上表面分别标有①、②、③、④和⑤五个挡位的刻度,用来表示转动杆a6和转动杆b7在不同挡位时所处的位置。

8、所述的挡板a2两端分别装有转轴a201和转轴b202;转轴a201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e108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f109形成槽口配合,转轴a201可以贴着二次风道1出口边缘沿直槽口e108和直槽口f109水平滑动;转轴b202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a104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b105形成槽口配合,转轴b202可以贴着风道侧壁103沿直槽口a104和直槽口b105水平滑动;转轴a201和转轴b202的水平滑动可以带动着挡板a2相对于二次风道1风道侧壁103转动,转动角度不超过50°。

9、所述的挡板a2壁面上沿水平方向开有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和t型槽口a206;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和导轨槽c205内分别嵌入一个滑块a4,共计三个滑块a4;滑块a4内部沿竖直方向开有圆柱槽c401,并且三个滑块a4可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中水平滑动。

10、所述的挡板b3两端分别装有转轴c301和转轴d302;转轴c301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e108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f109形成槽口配合,转轴c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风挡板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风道(1)、挡板a(2)、挡板b(3)、滑块a(4)、滑块b(5)、转动杆a(6)、转动杆b(7)、支撑杆a(8)和支撑杆b(9);所述二次风道(1)包括风道上壁(101)、风道下壁(102)、风道侧壁(103)、直槽口a(104)、直槽口b(105)、直槽口c(106)、直槽口d(107)、直槽口e(108)、直槽口f(109)、孔a(110)、孔b(111)、固定块a(112)、固定块b(113)、圆柱槽a(114)、圆柱槽b(115)、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所述挡板a(2)包括转轴a(201)、转轴b(202)、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和T型槽口a(206);所述挡板b(3)包括转轴c(301)、转轴d(302)、导轨槽d(303)、导轨槽e(304)、导轨槽f(305)和T型槽口b(306);所述滑块a(4)内部开圆柱槽c(401);所述滑块b(5)内部开圆柱槽d(501);所述转动杆a(6)包括转轴e(601)、转轴f(602)和孔c(603);所述转动杆b(7)包括转轴g(701)、转轴h(702)和孔d(703);所述支撑杆a(8)包括转轴i(801)、转轴j(802)和转轴k(803);所述支撑杆b(9)包括转轴l(901)、转轴m(902)和转轴n(903);其中,挡板a(2)和挡板b(3)的位置处于二次风道(1)末端出口处;挡板a(2)和挡板b(3)与风道侧壁(103)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线接触的高副运动,滑块a(4)和滑块b(5)的运动方式采用面接触低副运动中的转动副与移动副相结合的方式,转动杆a(6)和转动杆b(7)的驱动方式采用面接触低副运动中的转动副与移动副相结合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道(1)的风道上壁(101)内侧开有直槽口a(104)、直槽口c(106)和直槽口e(108),风道下壁(102)内侧开有直槽口b(105)、直槽口d(107)和直槽口f(109),风道侧壁(103)开有孔a(110)和孔b(111),在风道侧壁(103)的内侧,分别装有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内部分别沿竖直方向开有圆柱槽a(114)和圆柱槽b(115);在风道侧壁(10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有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二次风道(1)内侧的直槽口a(104)、直槽口b(105)、直槽口c(106)和直槽口d(107)结构相同,其中直槽口a(104)和直槽口c(106)在风道上壁(101)上对称分布,直槽口b(105)和直槽口d(107)在风道下壁(102)上对称分布;直槽口e(108)和直槽口f(109)结构相同并且呈对称分布;孔a(110)和孔b(111)、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结构分别相同并且在风道侧壁(103)上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a(2)两端分别装有转轴a(201)和转轴b(202);转轴a(201)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e(108)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f(109)形成槽口配合,转轴a(201)可以贴着二次风道(1)出口边缘沿直槽口e(108)和直槽口f(109)水平滑动;转轴b(202)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a(104)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b(105)形成槽口配合,转轴b(202)可以贴着风道侧壁(103)沿直槽口a(104)和直槽口b(105)水平滑动;转轴a(201)和转轴b(202)的水平滑动可以带动着挡板a(2)相对于二次风道(1)风道侧壁(103)转动,转动角度不超过50°;挡板a(2)壁面上沿水平方向开有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和T型槽口a(206);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和导轨槽c(205)内分别嵌入一个滑块a(4),共计三个滑块a(4);滑块a(4)内部沿竖直方向开有圆柱槽c(401),并且三个滑块a(4)可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中水平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b(3)两端分别装有转轴c(301)和转轴d(302);转轴c(301)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e(108)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f(109)形成槽口配合,转轴c(301)可以贴着二次风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风挡板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风道(1)、挡板a(2)、挡板b(3)、滑块a(4)、滑块b(5)、转动杆a(6)、转动杆b(7)、支撑杆a(8)和支撑杆b(9);所述二次风道(1)包括风道上壁(101)、风道下壁(102)、风道侧壁(103)、直槽口a(104)、直槽口b(105)、直槽口c(106)、直槽口d(107)、直槽口e(108)、直槽口f(109)、孔a(110)、孔b(111)、固定块a(112)、固定块b(113)、圆柱槽a(114)、圆柱槽b(115)、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所述挡板a(2)包括转轴a(201)、转轴b(202)、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和t型槽口a(206);所述挡板b(3)包括转轴c(301)、转轴d(302)、导轨槽d(303)、导轨槽e(304)、导轨槽f(305)和t型槽口b(306);所述滑块a(4)内部开圆柱槽c(401);所述滑块b(5)内部开圆柱槽d(501);所述转动杆a(6)包括转轴e(601)、转轴f(602)和孔c(603);所述转动杆b(7)包括转轴g(701)、转轴h(702)和孔d(703);所述支撑杆a(8)包括转轴i(801)、转轴j(802)和转轴k(803);所述支撑杆b(9)包括转轴l(901)、转轴m(902)和转轴n(903);其中,挡板a(2)和挡板b(3)的位置处于二次风道(1)末端出口处;挡板a(2)和挡板b(3)与风道侧壁(103)之间的相对运动采用线接触的高副运动,滑块a(4)和滑块b(5)的运动方式采用面接触低副运动中的转动副与移动副相结合的方式,转动杆a(6)和转动杆b(7)的驱动方式采用面接触低副运动中的转动副与移动副相结合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风道(1)的风道上壁(101)内侧开有直槽口a(104)、直槽口c(106)和直槽口e(108),风道下壁(102)内侧开有直槽口b(105)、直槽口d(107)和直槽口f(109),风道侧壁(103)开有孔a(110)和孔b(111),在风道侧壁(103)的内侧,分别装有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内部分别沿竖直方向开有圆柱槽a(114)和圆柱槽b(115);在风道侧壁(10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有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二次风道(1)内侧的直槽口a(104)、直槽口b(105)、直槽口c(106)和直槽口d(107)结构相同,其中直槽口a(104)和直槽口c(106)在风道上壁(101)上对称分布,直槽口b(105)和直槽口d(107)在风道下壁(102)上对称分布;直槽口e(108)和直槽口f(109)结构相同并且呈对称分布;孔a(110)和孔b(111)、固定块a(112)和固定块b(113)、刻度板a(116)和刻度板b(117)结构分别相同并且在风道侧壁(103)上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a(2)两端分别装有转轴a(201)和转轴b(202);转轴a(201)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e(108)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f(109)形成槽口配合,转轴a(201)可以贴着二次风道(1)出口边缘沿直槽口e(108)和直槽口f(109)水平滑动;转轴b(202)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a(104)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b(105)形成槽口配合,转轴b(202)可以贴着风道侧壁(103)沿直槽口a(104)和直槽口b(105)水平滑动;转轴a(201)和转轴b(202)的水平滑动可以带动着挡板a(2)相对于二次风道(1)风道侧壁(103)转动,转动角度不超过50°;挡板a(2)壁面上沿水平方向开有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和t型槽口a(206);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和导轨槽c(205)内分别嵌入一个滑块a(4),共计三个滑块a(4);滑块a(4)内部沿竖直方向开有圆柱槽c(401),并且三个滑块a(4)可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导轨槽a(203)、导轨槽b(204)、导轨槽c(205)中水平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可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b(3)两端分别装有转轴c(301)和转轴d(302);转轴c(301)靠近风道上壁(101)的一端与直槽口e(108)形成槽口配合,靠近风道下壁(102)的一端与直槽口f(109)形成槽口配合,转轴c(301)可以贴着二次风道(1)出口边缘沿直槽口e(108)和直槽口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杰吴东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