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及冲击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及冲击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54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及冲击试验方法。上述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挂载试验件的试验靶箱,试验靶箱成对相向安装于基座上;以及多个发射部,用于根据试验设定将一定质量的冲击载荷以预定速度射出并对挂载于试验靶箱上的试验件进行冲击,发射部成对背靠背安装于基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脉冲电源给背靠背的两组发射部的线圈馈电,使发射部内的电枢受到电磁力推动冲击载荷撞击缓冲板,并将冲击能量传递到试验靶箱上的试验件上,上述试验方式中可通过调节脉冲电源的电压幅值和/或冲击载荷质量大小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冲击速度和能量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功率线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及冲击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1、电磁发射技术在当代军事、科研和航天发射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电磁发射技术具有能源安全可靠、发射质量范围大,出口速度可调、可用于力学冲击试验。

2、传统的落锤冲击实验设备原理简单直接,即将冲击所用的落锤升到一定的高度,通过触发装置控制落锤沿固定的路径下落,将落锤的势能转换为动能,使落锤以一个较为稳定的速度撞击被测试样。传统落锤实验存在如下问题:

3、1)一台落锤试验机往往只配置有一个落锤,因此在做实验时,一台仪器只能够对一个试样进行冲击实验,试验效率太低。

4、2)落锤实验机是将落锤的势能转换为动能来获得一个初速度撞击被测试样,受仪器本身使用的限制,如果需要的动能很大,需要采用大质量落锤,而且需要将落锤升到很高,导致设备的体积较大,灵活性差。

5、现有的落锤冲击试验机很难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改进方法,以提高实验效率、减小设备体积,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及冲击试验方法,旨在通过脉冲电源给发射线圈馈电,以利用线圈产生的电磁力驱动冲击载荷撞击试样,上述过程中可通过扩展装置实现多试样的同时冲击,并通过调节脉冲电源的电容量、电压幅值,以及冲击载荷质量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冲击速度和动能的大小。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包括:</p>

4、基座,基座上安装有多个用于挂载试验件的试验靶箱,试验靶箱成对相向安装于基座上;以及

5、多个发射部,用于根据试验设定将一定质量的冲击载荷以预定速度射出并对挂载于试验靶箱上的试验件进行冲击,发射部成对背靠背安装于基座上。

6、具体的,基座上安装有支撑装置及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固定在基座的中线上,发射部背靠背成对安装于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支撑装置以固定装置为中心对称相向固定在固定装置两侧,试验靶箱安装于支撑装置上,且试验靶箱成对相向安装于基座的左、右两端,左、右两端试验靶箱和固定装置两侧的背靠背发射部位于一条发射轴线上,且每个发射部的出口方向轴线都正对着试验靶箱上的挂载试件。

7、具体的,固定装置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绝缘体。

8、具体的,支撑装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支架。

9、具体的,试验靶箱包括用于固定在支撑装置上的挂载架、可拆卸式安装于挂载架上以将试验件紧压于挂载架上的缓冲板。

10、具体的,发射部包括发射线圈、导向筒及电枢,发射线圈背靠背对称安装于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电枢和冲击载荷位于线圈和导向筒内,发射线圈的接头两端通过馈电线路电连接,背靠背相邻的发射线圈的接头相并联馈电。

11、具体的,冲击载荷包括绝缘缓冲块、配重块及连接杆,连接杆穿设于绝缘缓冲块及配重块上。

12、具体的,冲击载荷的连接杆靠近试验靶箱的一端可作为冲击头。

13、具体的,挂载架朝向固定装置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挂载凹槽。

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的冲击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通过缓冲板将试验件挂载于挂载架上;

16、由内及外依次将电枢及冲击载荷装载于发射线圈和导向筒内;

17、根据试验设计对发射线圈进行通电,使电枢在电磁推力作用下将冲击载荷以一定速度和动能射出并冲击缓冲板,以通过缓冲板将撞击的冲击能量传递到试验件上;

18、调节脉冲电源的电压幅值及冲击载荷质量,可调整冲击速度和能量的大小,重复冲击试验。

19、改变缓冲板的厚度、材质,以调整试验件上所受的冲击应力的幅值以及脉冲陡度。

20、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脉冲电源给两侧发射线圈馈电,从而通过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推动冲击载荷撞击缓冲板,并将冲击能量传递到试验件上,上述试验方式中可通过调节脉冲电源的幅值和/或冲击载荷质量大小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冲击速度和冲击能量的大小;

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可通过扩展实现多试样的同时冲击;

2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击装置较落锤实验装置体积大大减小,实验效率显著提高,冲击条件更易调节。

24、4)试验装置通过发射部背靠背对称设计,相同线圈同时点火,实现线圈发射时强大的后座力抵消,从而使总体装置固定安装方便,更易实现平台的移动化布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支撑装置及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中线上,所述发射部背靠背成对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装置以所述固定装置为中心对称相向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两侧,所述试验靶箱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上,且所述试验靶箱成对相向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端,左、右两端所述试验靶箱和固定装置两侧的背靠背发射部位于一条发射轴线上,且所述每个发射部的出口方向轴线都正对着所述试验靶箱上的挂载试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绝缘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靶箱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挂载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挂载架上以将试验件紧压于所述挂载架上的缓冲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包括发射线圈、导向筒及电枢,所述发射线圈背靠背对称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枢和所述冲击载荷位于所述线圈和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发射线圈的接头两端通过馈电线路电连接,背靠背相邻的所述发射线圈的接头相并联馈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载荷包括绝缘缓冲块、配重块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绝缘缓冲块及所述配重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载荷的连接杆靠近所述试验靶箱的一端可作为冲击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架朝向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挂载凹槽。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的冲击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支撑装置及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中线上,所述发射部背靠背成对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装置以所述固定装置为中心对称相向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两侧,所述试验靶箱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上,且所述试验靶箱成对相向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左、右两端,左、右两端所述试验靶箱和固定装置两侧的背靠背发射部位于一条发射轴线上,且所述每个发射部的出口方向轴线都正对着所述试验靶箱上的挂载试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绝缘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电磁力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靶箱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挂载架、可拆卸式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东李凯翔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