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上进气烟弹结构及电子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4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油上进气烟弹结构及电子烟,包括烟弹壳体、雾化芯组件、雾化芯底壳,烟弹壳体内设储油仓,烟弹壳体上端为烟嘴部,烟嘴部中央和雾化芯组件组成雾化通道。烟弹壳体的侧壁设有向外侧延展的上进气部,上进气部内设连通烟弹壳体内的第一进气通道,烟弹壳体内壁和储油仓外壁隔有进气腔,第一进气通道和进气腔连通。储油仓和进气腔底部设有烟弹密封硅胶座,烟弹密封硅胶座中央设有对接雾化通道底部的进气孔,烟弹密封硅胶座侧设有连接进气腔的第二进气通道,烟弹密封硅胶座底部与雾化芯底壳内形成第三进气通道。抽吸电子烟时,空气依次进入第一进气通道、进气腔、第二进气通道、第三进气通道、进气孔、雾化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漏油上进气烟弹结构及电子烟


技术介绍

1、电子烟是通过加热不燃烧烟油从而雾化出烟雾供吸烟者吸食的电子产品。常见的电子烟的通常包括烟弹和电池杆两部分,烟弹中设有储油腔,在注入烟油后,烟油导入雾化芯的导油棉中,通过咪头感应器感应抽吸气流实现控制发热供电,发热丝对雾化芯加热不燃烧从而雾化出烟雾。现有的电子烟通常是咪头感应器设置于雾化芯的下方,或者电池杆的底部,而进气孔设置在底部。在消费者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导油棉出现导油量饱和而发生烟弹渗油、漏油、积油等现象,此问题不但会缩短烟弹的实际使用周期,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消费者在使用时因出现炸油或积油而吸食到烟油,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消费体验。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675004u,公开的一种上进气雾化器,其虽然在雾化器(烟弹)上侧设置进气孔,但是其设置上进气将烟油与空气分为两个通道,避免油气混合,空气经过从上至下再由从下至上流动循环,及通过调节上进气孔的大小调节进气量,使得吸食者更为省力。但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烟弹渗油、漏油的问题。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油上进气烟弹结构,包括烟弹壳体(1)、设于烟弹壳体(1)内的雾化芯组件(2)、设于烟弹壳体(1)底部的雾化芯底壳(3),烟弹壳体(1)内设储油仓(101),烟弹壳体(1)上端为烟嘴部(11),烟嘴部(11)中央和雾化芯组件(2)组成雾化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壳体(1)的侧壁设有向外侧延展的上进气部(12),上进气部(12)内设连通烟弹壳体(1)内的第一进气通道(121),烟弹壳体(1)内壁和储油仓(101)外壁隔有进气腔(122),第一进气通道(121)和进气腔(122)连通;储油仓(101)和进气腔(122)底部设有烟弹密封硅胶座(4),烟弹密封硅胶座(4)中央设有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上进气烟弹结构,包括烟弹壳体(1)、设于烟弹壳体(1)内的雾化芯组件(2)、设于烟弹壳体(1)底部的雾化芯底壳(3),烟弹壳体(1)内设储油仓(101),烟弹壳体(1)上端为烟嘴部(11),烟嘴部(11)中央和雾化芯组件(2)组成雾化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壳体(1)的侧壁设有向外侧延展的上进气部(12),上进气部(12)内设连通烟弹壳体(1)内的第一进气通道(121),烟弹壳体(1)内壁和储油仓(101)外壁隔有进气腔(122),第一进气通道(121)和进气腔(122)连通;储油仓(101)和进气腔(122)底部设有烟弹密封硅胶座(4),烟弹密封硅胶座(4)中央设有对接雾化通道底部的进气孔(402),烟弹密封硅胶座(4)侧设有连接进气腔(122)的第二进气通道(401),烟弹密封硅胶座(4)底部与雾化芯底壳(3)内形成第三进气通道(123);使用电子烟时,空气依次进入第一进气通道(121)、进气腔(122)、第二进气通道(401)、第三进气通道(123)、进气孔(402)、雾化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上进气烟弹结构,其特征在于:烟弹密封硅胶座(4)的第二进气通道(401)的上端位置设置一开口端(403),开口端(403)用于套接进气腔(122)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油上进气烟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121)内底部设有第一通孔(124),第一通孔(124)用于电子烟抽吸时,空气从第一通孔(124)吸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威位黄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乐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