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具有其的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43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及具有其的用电装置,其中,电池包括箱体、多个电池单体和导热件,多个电池单体设于箱体内,每个电池单体设有多个侧壁,多个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连,第一侧壁为电池单体面积最大的侧壁,导热件设于箱体内,至少一部分电池单体的第二侧壁通过导热件与箱体导热连接。以便于利用导热件将电池单体上产生的热量直接且及时地传递至箱体,降低电池单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满足电池的无热扩散要求,从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及具有其的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一般包括箱体和设在箱体内的电池单体。

2、其中,对于电池单体来说,由于存在过热、短路、过充、自热或机械碰撞的情况,使得电池单体可能会出现不期望的温度升高,如果该温度在升高时产生的热量超过了向环境中散热的速度且温度持续上升,此时当达到某一临界温度时,特别是达到电池隔膜的崩溃温度时,电池单体会击穿而导致热失控,且在现有电池中,当其中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容易引发整个电池热扩散,最终引发电池的安全事故,降低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无热扩散要求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可满足无热扩散要求,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设于所述箱体内,每个所述电池单体设有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连,所述第一侧壁为所述电池单体面积最大的侧壁;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于所述箱体内,至少一部分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二侧壁通过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箱体导热连接。

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将至少一部分电池单体的第二侧壁通过导热件与箱体导热连接,这样即可利用导热件直接将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箱体,从而避免当其中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大量热量传递至相邻电池单体上,使得电池满足无热扩散的要求,从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箱体的不同侧壁导热连接。以增加导热件与箱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确保导热件能够有效将电池单体上的热量传递至箱体上,确保电池能够满足无热扩散要求。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导热胶层。在实现导热件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确保导热件能够有效将电池单体上的热量传递至箱体。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设有多排电池单元,每排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的所述电池单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至少一排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箱体之间设有所述导热件。以确保至少一排电池单体在发生热失控时热量能够直接传递至箱体,避免该排电池单体将大量热量传递至相邻排的电池单体上,以达到阻止产生热扩散的目的。

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排所述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错位设置以使得相邻排的相对设置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壁在所述第一方向错位。从而减小相邻排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即可减小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热传递,实现阻止产生热扩散,确保电池能够满足无热扩散要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错位设置的相邻排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壁在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具有不重合部分,所述不重合部分与所述导热件隔热接触。隔热接触用于进一步减小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热传递,确保电池能够满足无热扩散要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第二侧壁导热连接,所述隔热层与所述不重合部分接触。其中,将导热层与第二侧壁导热连接,以达到利用导热件直接将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箱体的目的,避免大量热量直接传递至相邻电池单体上;将隔热层与不重合部分接触,以实现正对设置的电池单体之间的隔热配合,降低正对设置的两个电池单体之间进行热传递概率,进一步避免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的大量热量传递至其他电池单体上,使得电池满足无热扩散的要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与相对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导热胶层。在实现导热件与电池单体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确保电池单体上的热量能够有效传递至导热件上,从而便于实现利用导热件将电池单体上的热量传递至箱体,达到散热目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以保证导热件的导热性能,确保利用导热件能够有效将电池单体在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箱体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的厚度和所述导热层的厚度比不大于1/2。以进一步保证导热件的导热性能,确保利用导热件能够有效将电池单体在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箱体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填充于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在确保不能增加电池体积的前提下,导热件能够有效设在电池单体与箱体之间,以利用导热件将电池单体上的热量传递至箱体,同时还可利用导热件提升电池单体与箱体之间的位置稳定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被构造成可变形以缓冲应力。也就是导热件具有缓冲作用,这样可利用导热件对电池进行保护,提升电池的耐挤压、耐冲击能力,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1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以提升用电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并延长用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18、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箱体的不同侧壁导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导热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错位设置的相邻排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壁在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具有不重合部分,所述不重合部分与所述导热件隔热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第二侧壁导热连接,所述隔热层与所述不重合部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与相对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导热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和所述导热层的厚度比不大于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填充于所述电池单体和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被构造成可变形以缓冲应力。

1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箱体的不同侧壁导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第一导热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错位设置的相邻排的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第一侧壁在第二方向上的正投影具有不重合部分,所述不重合部分与所述导热件隔热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热层和隔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第二侧壁导热连接,所述隔热层与所述不重合部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族赖晖韩丰胜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