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和氨氢混燃的燃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21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包括:制氢组件,包括制氢室、传递管、催化盒和进气管,所述制氢室的内圈侧壁为开口状,并焊接于燃烧室体的外表壁上;所述制氢室的一端安装有进气管,用于向制氢室内通入气体;且制氢室的外圈侧壁上开设的螺纹槽中安装有催化盒;所述制氢室侧壁上安装有传递管,使得燃烧室体于制氢室相连通,其传递管能够将制氢室气体热解后传导至燃烧室体中;所述催化盒的中段表壁上设置有螺纹条;所述催化盒的下段表壁上均等间距开设有漏气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氢室内催化盒的设计,能够使在制取氢气时的效率提升,再利用电热丝的设计,能够在热解氨气时,当燃烧室内混合气体燃烧后的温度不足以满足热解反应时,能够提高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气体燃烧,具体地,涉及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和氨氢混燃的燃烧方法


技术介绍

1、氨氢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由于氢气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它的燃烧产生的主要是水蒸气和热能,而将氨气和氢气混合燃烧,则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这些能源,同时,氨氢燃烧技术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此混合气体的燃烧技术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机动车内燃机,发电等,进而氨氢混合气体燃烧技术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2、现阶段的氨氢混燃燃烧室能够容纳氨气和氢气混合燃烧的腔室,大部分氨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在燃烧时,不具备同时制取氢气的功能,即便有着通过热解制氢的功能,但是无催化剂的谁用制取效果低下无法满足氨气和氢气混合气体的比例,进而在混燃燃烧室内部无法充分的将混合气体燃烧,或点燃也具备一定的困难;

3、在公开文件cn115614778b中,公开了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和氨氢混燃的燃烧方法,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在燃烧室本体内部或外部设置氨气热解室,氨气热解室存在于燃烧室本体内或利用燃烧室本体壁面构建于燃烧室本体外部,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体(1)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喷气嘴(5),且喷气嘴(5)的顶部与底部位于燃烧室体(1)另一端上均开设倾斜状的斜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6)的内部能够活动安装有点火塞(4),用于点燃燃烧室体(1)内部的混合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室(2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无规则分布的异形槽(2101),且于开设有异形槽(2101)的内壁上涂覆有陶瓷涂层(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体(1)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喷气嘴(5),且喷气嘴(5)的顶部与底部位于燃烧室体(1)另一端上均开设倾斜状的斜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6)的内部能够活动安装有点火塞(4),用于点燃燃烧室体(1)内部的混合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室(2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无规则分布的异形槽(2101),且于开设有异形槽(2101)的内壁上涂覆有陶瓷涂层(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氢混燃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室(21)的内部设置有盘旋状的电热丝(26),其电热丝(26)的两端延伸出制氢室(21)的外部并于外部电源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珵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