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臂碳刷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8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摆臂、与摆臂连接且与整流子接触的碳刷本体,所述碳刷本体设置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相互平行设置且具有同一圆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具备同一圆心,使碳刷本体与整流子接触工作时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随着碳刷本体磨损围绕其同一圆心旋转,使碳刷本体与整流子的接触位置、接触面积不变,提高电机全寿命周期内品质一致性,保持电机全寿命周期内的噪声、性能的稳定性。因此该摆臂碳刷能减少耐久过程中碳刷本体磨损对电机品质的影响,提高具有该结构的电机全寿命周期内品质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摆臂碳刷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机


技术介绍

1、有刷电机是通过碳刷(电刷)、换向器共同作用,来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作用,具体使电机转子在定磁场的作用下旋转。一个有刷电机至少存在2个碳刷,传统的电机刷架结构与中国专利号为cn202322347138.6的专利公开文本中提到的结构类似,具有固定碳刷的碳刷架(碳刷盒)、碳刷本体、给碳刷本体提供弹力的弹簧、扭簧、弹片等弹性体、将碳刷本体与电路相连接的刷辫。上述的传统碳刷结构零件较多,在微电机领域中的这些零件还很小,所以在装配过程中不利于自动化的实现。所以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1020274414.0的专利文本及其类似专利上会应用一种一体化的碳刷,将碳刷本体安装在具有导电性能的弹片上。这种一体化的碳刷有利于电机装配过程的自动化,但是这种结构存在噪声、性能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弹片摆臂结构的存在,导致碳刷在磨损后,碳刷与整流子接触位置、接触面积等会改变,影响电机全寿命过程的品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臂碳刷,包括摆臂(1)、与摆臂(1)连接且与整流子(2)接触的碳刷本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本体(103)设置第一圆弧面(1031)、第二圆弧面(1032),所述第一圆弧面(1031)、第二圆弧面(1032)相对设置且具有同一圆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1031)的圆心以及第二圆弧面(1032)的圆心均位于摆臂(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臂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包括固定部(100)、与固定部(100)连接的连接部(102);所述连接部(102)一端与碳刷本体(103)连接;所述第一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臂碳刷,包括摆臂(1)、与摆臂(1)连接且与整流子(2)接触的碳刷本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本体(103)设置第一圆弧面(1031)、第二圆弧面(1032),所述第一圆弧面(1031)、第二圆弧面(1032)相对设置且具有同一圆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1031)的圆心以及第二圆弧面(1032)的圆心均位于摆臂(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臂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包括固定部(100)、与固定部(100)连接的连接部(102);所述连接部(102)一端与碳刷本体(103)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面(1031)的圆心以及第二圆弧面(1032)的圆心均位于固定部(100)与连接部(102)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臂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本体(103)一端设置第三圆弧面(1033),所述第三圆弧面(1033)与整流子(2)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臂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碳刷成组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碳刷本体(103)与整流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平胡锡胜唐黎明李光海谢模焱姚颖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