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67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0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一端的上方安装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的表面设有传输组件,底板中间的上方安装有竖向切割组件,底板一端的上方安装有横向切割组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一切割刀,对其第一次切割竖向对半切割,启动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带动转动凸盘转动,当转动凸盘凸起的一端转至移动凹块的凹处时,向下挤压移动凹块,移动凹块带动滑动杆在连接板内滑动,滑动杆带动连接板,连接板拉动第二弹簧延伸,同时推动第二切割刀向下移动,进行第二次裁切,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对聚酰亚胺碳基膜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裁切,不用多次进行裁切操作,减少了制作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裁切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


技术介绍

1、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医疗、电工电子等

2、通过将聚酰亚胺薄膜在高温下碳化、石墨化处理可制成石墨膜,制备过程为将制备好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成10×10cm的方块,放置于工装上,每片聚酰亚胺碳基膜之间放置一片天然石墨纸,然后固定好工装,放置于碳化炉中进行碳化,即得经聚酰亚胺碳基膜,在聚酰亚胺碳基膜碳化、石墨化过程之前,会裁剪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剪之前因为其大小不同,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裁切,增加了制作工序,降低了工作效率。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裁剪之前因为其大小不同,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裁切,增加制作工序,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轮(201),所述转动轮(201)的表面覆盖有输送带(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有卡槽(215),所述转动轮(201)的表面安装有卡板(216),且卡板(216)与卡槽(215)相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挤压轮(203),所述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轮(201),所述转动轮(201)的表面覆盖有输送带(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有卡槽(215),所述转动轮(201)的表面安装有卡板(216),且卡板(216)与卡槽(215)相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挤压轮(203),所述竖向切割组件的前侧两端均设有第三挤压轮(205),所述竖向切割组件的顶侧设有第二挤压轮(204),所述第二挤压轮(204)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亚胺碳基膜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中部的两侧设置有可转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代荣李健坤
申请(专利权)人:都江堰市聚恒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