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488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卷线组件、顶盖和主体,卷线组件包括卷轮、弹簧片、卡接件和线缆,弹簧片固定在卷轮上,卡接件转动装接于卷轮上并可受弹簧片的弹力作用,线缆围绕卷轮的轴心而绕设于卷轮,且线缆的输入端固接于卷轮的中轴;顶盖朝向卷线组件的一侧边沿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结构,卡接结构用于与卡接件相配合以使卡接件单向卡接于卡接结构内;主体内设置有电路组件、卷簧,电路组件与线缆的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卷簧用于使卡接件解除其单向卡接于卡接结构的状态,以复位线缆。通过上述的设置,本车载充电器实现了线缆的随意收放和定位的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提高,电子设备需要充电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当人们坐车出行时,如果电子设备需要充电,则需要用到车载充电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2、车载充电器设置有用于与车辆电性连接的车载接头,以及用于与待充电设备电性连接的线缆。为了便于使用,出现了线缆可伸缩的车载充电器,然而现有的线缆可伸缩的车载充电器无法随意收放并定位线缆,令用户在使用上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能够克服现有车载充电器无法随意收放并定位线缆的问题。

2、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

4、卷线组件,卷线组件包括卷轮、弹簧片、卡接件和线缆,弹簧片固定在卷轮上,卡接件转动装接于卷轮上并可受弹簧片的弹力作用,线缆围绕卷轮的轴心而绕设于卷轮,且线缆的输入端固接于卷轮的中轴;

5、顶盖,顶盖朝向卷线组件的一侧边沿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12)呈凵状设置,所述卡接件(13)的周侧设置有卡位齿(131)和固定齿(132),所述弹簧片(12)对应所述固定齿(132)设置有内凹位(121),所述卡接件(13)设置于所述弹簧片(12)的内侧,以可受所述弹簧片(12)的弹力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1)包括第一凸部(211)和第二凸部(212),所述第一凸部(211)与所述第二凸部(212)沿所述顶盖(2)的径向上存在长度差,以使所述第一凸部(211)与所述第二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12)呈凵状设置,所述卡接件(13)的周侧设置有卡位齿(131)和固定齿(132),所述弹簧片(12)对应所述固定齿(132)设置有内凹位(121),所述卡接件(13)设置于所述弹簧片(12)的内侧,以可受所述弹簧片(12)的弹力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1)包括第一凸部(211)和第二凸部(212),所述第一凸部(211)与所述第二凸部(212)沿所述顶盖(2)的径向上存在长度差,以使所述第一凸部(211)与所述第二凸部(212)之间形成卡接槽(210),当所述卡接件(13)与所述卡接结构(21)相配合时,所述卡位齿(131)单向卡接于所述卡接槽(2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所述第一端面(111)朝向所述顶盖(2)设置,所述第二端面(112)面朝向所述主体(3)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11)的边沿设置有平衡边(1113),所述平衡边(1113)沿所述卷轮(11)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平衡边(1113)、所述卡接件(13)和所述弹簧片(12)沿所述卷轮(11)轴向的厚度相等,所述平衡边(1113)用于与所述顶盖(2)朝向所述卷线组件(1)的一侧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锥聂怀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枣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