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1285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土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包括:多层沿高度方向布置的种植盘,每个所述种植盘包括多个处于同一高度的培养池,所述培养池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矩阵式分布的种植槽;营养液池,用于储存营养液;循环泵,输出端设有泵液管,所述泵液管连接到最上层的所述种植盘。本申请在每个培养池中设置了溢流孔,将培养池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第一空间各个培养池相互连通,而在第二空间相互隔离,通过泵送将营养液输送到最高的培养池,依靠重力使营养液在第一空间顺次的流过所有的培养池,并且通过气雾培的方式减少培养池对营养液的截留作用,保证每个培养池的营养液供给浓度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土种植,具体而言涉及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


技术介绍

1、无土种植跟传统农业不同,不需要天然土壤,在室内环境设置好条件,就可以全天候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下进行种植作业,这种高度调控的技术可以让农作物能在稳定的环境下快速成长且用水量较少,并有利于将作物垂直化布置,充分利用室内空间。

2、无土栽培包括气雾培和水培,无论是气雾培或水培方式,营养液是实现蔬菜生长的基础,尤其是营养液的浓度决定了蔬菜生长是否能达到预期,在垂直化种植中,输送营养液的管道串联到各个培养盘,营养液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远离泵源的浓度越来越低,造成管道远端的蔬菜发黄,必须增加泵的压力以保持更高的流速,当泵压力达不到时,则不能向上增加培养盘的层数,显然制约垂直化种植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无土栽培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包括:

2、多层沿高度方向布置的种植盘,每个所述种植盘包括多个处于同一高度的培养池,所述培养池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多个矩阵式分布的种植槽;

3、营养液池,用于储存营养液;

4、循环泵,输出端设有泵液管,所述泵液管连接到最上层的所述种植盘,每层的所述种植盘通过连接管串联;

5、回液管,连接到每个所述培养池;

6、其中,处于同一层的种植盘中相邻的培养池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上设有溢流孔,且所述溢流孔的高度相同,将高于溢流孔的空间定义为第一空间,低于溢流孔下沿的空间定义为第二空间,处于第一空间的营养液在可以在各个培养池中自由流动,所述培养池中还设有雾化结构,用于使营养液雾化并漂浮在液面以上。

7、优选的,所述培养池中设有多个十字形的分隔板,相邻的所述分隔板之间围成培养区域,每个所述培养区域对应所述种植槽,相邻的所述培养区域之间通过狭缝相连通;

8、定义所述培养池第一侧的溢流孔为进水孔,第二侧的溢流孔为出水孔,将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连线的周围区域定义为过水区域,其余区域为固水区域,所述分隔板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处于过水区域,所述第二分隔板处于固水区域,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高度低于溢流孔的下沿,所述第二分隔板包括高于溢流孔下沿的部分,且其平行于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连线方向,所述第二分隔板表面设有超声波雾化片。

9、优选的,多个所述溢流孔处于同一直线方向,所述固水区域分布在所述过水区域的一侧或两侧,其中,沿所述过水区域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二分隔板高于溢流孔下沿的部分与水流方向平行,以阻止过水区域的水流向固水区域流动。

10、优选的,多个所述溢流孔沿折线分布,所述固水区域在所述培养池中分布在沿对角线的两个拐角,所述第二分隔板高于溢流孔下沿的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设置为三角板型,并交叉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于过水区域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二部分垂直于过水区域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中心向外侧高度逐渐增高。

11、优选的,所述培养池与所述回液管之间设有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被设置成能控制培养池与所述回液管之间的排液流量,所述回液管被设置为倾斜布置,在所述回液管的低位端连接汇流管,所述汇流管的底部连接到所述营养液池。

12、优选的,所述汇流管的顶部设有气孔,使所述汇流管与大气连通,所述回液管的高位端与大气连通。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大于第二空间的高度。

14、优选的,所述狭缝被设置为底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6、本申请在每个培养池中设置了溢流孔,将培养池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第一空间各个培养池相互连通,而在第二空间相互隔离,通过泵送将营养液输送到最高的培养池,依靠重力使营养液在第一空间顺次的流过所有的培养池,泵送压力需求低,并且通过气雾培的方式减少培养池对营养液的截留作用,保证每个培养池的营养液供给浓度相同;同时,对每个培养池设置单独的排液阀,用于单独的控制每个培养池的排液量,使营养液在培养池中的流动性发生变化,以此改变培养液的相对浓度,因此,能根据种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改变培养池中营养液的浓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1)中设有多个十字形的分隔板(12),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2)之间围成培养区域(101),每个所述培养区域(101)对应所述种植槽(151),相邻的所述培养区域(101)之间通过狭缝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溢流孔(102)处于同一直线方向,所述固水区域(11b)分布在所述过水区域(11a)的一侧或两侧,其中,沿所述过水区域(11a)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二分隔板(122)高于溢流孔(102)下沿的部分与水流方向平行,以阻止过水区域(11a)的水流向固水区域(11b)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溢流孔(102)沿折线分布,所述固水区域(11b)在所述培养池(11)中分布在沿对角线的两个拐角,所述第二分隔板(122)高于溢流孔(102)下沿的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设置为三角板型,并交叉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于过水区域(11a)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二部分垂直于过水区域(11a)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中心向外侧高度逐渐增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1)与所述回液管(30)之间设有排液阀(14),所述排液阀(14)被设置成能控制培养池(11)与所述回液管(30)之间的排液流量,所述回液管(30)被设置为倾斜布置,在所述回液管(30)的低位端连接汇流管(40),所述汇流管(40)的底部连接到所述营养液池(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40)的顶部设有气孔(41),使所述汇流管(40)与大气连通,所述回液管(30)的高位端与大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的高度大于第二空间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被设置为底部的宽度大于上部的宽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1)中设有多个十字形的分隔板(12),相邻的所述分隔板(12)之间围成培养区域(101),每个所述培养区域(101)对应所述种植槽(151),相邻的所述培养区域(101)之间通过狭缝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溢流孔(102)处于同一直线方向,所述固水区域(11b)分布在所述过水区域(11a)的一侧或两侧,其中,沿所述过水区域(11a)的水流方向,所述第二分隔板(122)高于溢流孔(102)下沿的部分与水流方向平行,以阻止过水区域(11a)的水流向固水区域(11b)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溢流孔(102)沿折线分布,所述固水区域(11b)在所述培养池(11)中分布在沿对角线的两个拐角,所述第二分隔板(122)高于溢流孔(102)下沿的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荣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钟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