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污泥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高效污泥太阳能自动干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在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上存在着“重水轻泥”的现象,污泥的减量化是资源化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卫生填埋、焚烧、堆肥或农用处理,污泥含水率的要求均在60%以下。污泥干化可以去除污泥中大部分的水分,减少污泥体积,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可以去除污泥中的细菌等致病菌,实现污泥的稳定化。现有技术存在几个问题:1、干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都排入空气中,水蒸气中的细菌和污染物都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2、污泥太阳能干化中,由于太阳光分散性的限制会造成太阳能干化效率不佳;3、污泥干化后水蒸气没有进行回收利用;4、污泥太阳能干化过程中表面和内部含水率相差大,内部污泥干化缓慢是造成现有太阳能干化效率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能耗高太阳能干化速率慢、水蒸汽排放污染大气、干化蒸发水蒸气未回收利用和干化过程中污泥内部污泥干化缓慢问题,提出一种高效污泥太阳能自动干化装置及方法,通过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污泥太阳能自动干化装置,包括聚光单元、水汽液化单元、干化单元和检测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装置(24)、第二输送装置(25)、干化室(18)、光热转换装置和搅拌装置(5),所述光热转换网装置设于第一输送装置(24)和第二输送装置(25)上,所述搅拌装置(5)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4)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5)之间;所述聚光单元包括机架(8)和聚光装置(12),所述聚光装置(12)设于所述干化室(18)顶端固定于所述机架(8)上;所述水汽液化单元包括排风扇(15)、冷凝器(17)和冷凝室(11),所述冷凝器(17)设于所述冷凝室(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污泥太阳能自动干化装置,包括聚光单元、水汽液化单元、干化单元和检测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装置(24)、第二输送装置(25)、干化室(18)、光热转换装置和搅拌装置(5),所述光热转换网装置设于第一输送装置(24)和第二输送装置(25)上,所述搅拌装置(5)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4)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5)之间;所述聚光单元包括机架(8)和聚光装置(12),所述聚光装置(12)设于所述干化室(18)顶端固定于所述机架(8)上;所述水汽液化单元包括排风扇(15)、冷凝器(17)和冷凝室(11),所述冷凝器(17)设于所述冷凝室(11)内;所述检测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调整模块和实时监测模块,所述控制调整模块控制所述排风扇(15)、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4)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5)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泥太阳能自动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4)包括第一电机(22)、第一皮带轮(3)、第一输送带(30)、第一输送带支架(2)、第一输送轴(23)、第一污泥刷(29)和进料箱(10);所述第一输送带(30)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带支架(2)上,所述第一电机(22)固定于所述机架(8)上并通过所述第一皮带轮(3)驱动第一输送轴(23)带动第一输送带(30)运动,所述进料箱(10)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30)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带(30)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污泥刷(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泥太阳能自动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5)包括第二电机(19)、第二输送带(28)、第二输送带支架(7)、第二输送轴(20)、第二皮带轮(6)、第二污泥刷(27)和出料装置(13);所述第二输送带(25)固定于第二输送带支架(7)上,所述第二电机(19)固定于机架(8)上并通过所述第二皮带轮(6)驱动所述第二输送轴(20)带动所述第二输送带(28)运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5)前端设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4)的后端且所述第二输送带(28)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输送带(30),所述第二输送带(28)后端设有所述第二污泥刷(27),所述出料装置(13)设于所述第二输送带(28)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污泥太阳能自动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装置(12)包括聚光镜(34)、聚光镜固定架(33)、聚光装置伸缩杆(32)和活动铰链(35);所述聚光镜固定架(33)上设有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宾期,屠厚德,胡立江,徐鹏,李春萍,张琰,秦鑫,李玉林,姚润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