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99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07
本技术涉及电池输送技术领域,一种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包括进料支架和输送带组件;进料支架位于输送带组件的进料端侧;进料支架上设置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进料端为进料入口;第一通道的出料端和第二通道的进料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宽度与一个电池的宽度相匹配;第二通道的通道宽度大于1.5个电池的宽度并小于2个电池的宽度;第二通道的出料端为进料出口;进料出口与输送带组件相衔接,输送带组件用于将电池进行输送。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第二通道能够存放更多的待料电池,提升电池进料速率,并且在进料出口能够更快的将电池输送至输送带上,提升输送带传输速率,最终提升电池整体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输送,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进料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电池生产组装过程中,为了将电池进行组装转移需要将电池装入装箱盒后进行转移,现有的电池装箱过程中,在电池进料输送时,只能进行单排电池的输送,使电池逐个进入输送通道内,并且输送通道与单个电池的宽度相匹配,从而将电池逐个输送至输送带上进行输送转移。

2、上述通过单排输送的方式,导致电池在输送通道的出口处只能逐个依次出料,造成电池进料速率受限,最终造成整个电池生产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电池进料过程中为单排输送进料,整体输送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第二通道能够存放的电池量提升第一通道处电池的进料速率,以及进料出口处便于电池更快输送至输送带组件上,提升第二通道处电池出料速率,从而提升输送带组件的传输速率,进而大大提升电池输送效率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

2、为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包括进料支架和输送带组件;所述进料支架位于输送带组件的进料端侧;进料支架上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料端为进料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出料端和第二通道的进料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宽度与一个电池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通道的通道宽度大于1.5个电池的宽度并小于2个电池的宽度;所述第二通道的出料端为进料出口;所述进料出口与输送带组件相衔接,所述输送带组件用于将电池进行输送。通过第一通道能够确保电池逐个有序的进入,通过第二通道能够存储更多的待料电池,从而提升电池进料的速率,并且在第二通道的进料出口的宽度大于原本单个通道的宽度,能够更快的电池输送至输送带组件上,提升电池出料的速率以及输送带输送的速率。并且将第二通道限制在2个电池宽度以内,能够方便使电池堆叠存放的同时防止电池并列存放,进而便于后续电池输送至输送带组件时,能够有序逐个错位落入,同时防止出现多个电池卡死在进料出口的现象,进而大大提升电池整体进料效率。

4、作为优选,所述进料通道呈纵向设置;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的通道宽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通道宽度,并小于第二通道的通道宽度,且过渡通道的左侧与第一通道的左侧对齐,过渡通道的右侧与第二通道的右侧对齐。通过过渡通道形成过渡通过,能够使电池在进入至第二通道时能够错位进入,便于使电池更好的错位排列,同时防止卡死在第二通道内,使第二通道内存放更多的电池,最终使电池形成双排错位排列分布。

5、作为优选,过渡通道的右侧顶部呈弧形过渡面;第二通道的左侧顶部呈弧形过渡面。通过上述结构方便电池进料时造成表面划痕或磨损。

6、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支架的出料端还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呈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口的进料端与进料出口连通,且出料口的开口宽度与第二通道的通道宽度一致。上述结构方便使电池有序的过渡至出料口上,并且有序的进入至输送带组件上,进一步防止卡死现象;同时能够给电池出料提供更大的空间,使电池更多更快的落入至输送带组件上,大大提升电池从第二通道出料的速率,从而提升输送带组件传输速率,进而提升整体输送效率。

7、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输送带支架、输送带驱动电机、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支架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输送带导辊;所述输送带张紧连接在两个所述输送带导辊上;所述输送带驱动电机设置在输送带支架上,且输送带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其中一根输送带导辊连接;所述进料支架呈纵向设置在所述输送带支架上;所述进料出口与输送带相衔接,并使电池从进料通道输送至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循环输送的方式,方便持续将电池有序的进行输送。

8、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表面设置有多个等间隔排列的电池放置槽。通过电池放置槽呈半圆形,能够与电池相匹配,从而使电池逐个落入至每个电池放置槽上,防止输送时出现电池掉落的现象。

9、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支架上位于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输送挡板。通过输送挡板进一步确保输送的稳定性,防止电池脱离输送带。

10、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支架的出料端侧设置有与沿输送方向的出料开口;所述出料开口还设置有用于将电池推出的出料组件,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出料支架、出料气缸、出料连接板、出料连接杆和出料推板;所述出料支架设置在输送带支架上;所述出料气缸设置在出料支架上,且出料气缸与电池输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出料连接板与所述出料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出料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料推动导杆;所述出料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根出料推动导杆的另一端;所述出料推板呈水平设置在出料连接杆上,且出料推板用于水平推出输送带上的电池。通过出料组件能够稳定有序的将电池一排排的推入至装箱盒内。

11、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带支架上位于所述出料开口设置有用于将电池整理对齐的规整组件,所述规整组件包括规整气缸和规整平板;所述规整气缸设置在输送带支架上,且规整气缸与电池输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规整平板呈水平连接至所述规整气缸的伸缩杆上。通过规整组件能够将推至装箱盒内的电池进行规整,确保电池前后对齐,从而能够保证电池不掉出装箱盒同时保持整齐以及美观性。

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第一通道能够确保电池逐个有序的进入,通过第二通道能够存储更多容量的电池,提升电池进料的速率,并且将第二通道限制在2个电池宽度以内,能够方便使电池堆叠的同时防止电池并列存放,进而便于后续电池输送至输送带组件时,能够有序逐个错位落入,防止出现多个电池卡死在进料出口的现象,同时进料出口的宽度大于原本单个电池的宽度,也进一步加快电池输送至输送带组件的速率,进而大大提升电池整体进料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支架(1)和输送带组件(2);所述进料支架(1)位于输送带组件(2)的进料端侧;进料支架(1)上设置有进料通道(3);所述进料通道(3)包括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所述第一通道(31)的进料端为进料入口(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3)呈纵向设置;所述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通道(33);所述过渡通道(33)的通道宽度大于第一通道(31)的通道宽度,并小于第二通道(32)的通道宽度,且过渡通道(33)的左侧与第一通道(31)的左侧对齐,过渡通道(33)的右侧与第二通道(32)的右侧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通道(33)的右侧顶部呈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二通道(32)的左侧顶部呈弧形过渡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支架(1)的出料端还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出料口(4)呈水平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2)包括输送带支架(21)、输送带驱动电机(22)、输送带(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23)表面设置有多个等间隔排列的电池放置槽(2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支架(21)上位于输送带(23)的两侧设置有输送挡板(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支架(21)的出料端侧设置有与沿输送方向的设置有出料开口(211);所述出料开口(211)处还设置有用于将电池推出的出料组件(6),所述出料组件(6)包括出料支架(61)、出料气缸(62)、出料连接板(63)、出料连接杆(64)和出料推板(65);所述出料支架(61)设置在输送带支架(21)上;所述出料气缸(62)设置在出料支架(61)上,且出料气缸(62)与电池输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出料连接板(63)与所述出料气缸(62)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出料连接板(6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出料推动导杆(66);所述出料连接杆(6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根出料推动导杆(66)的另一端;所述出料推板(65)呈水平设置在出料连接杆(64)上,且出料推板(65)用于水平推出输送带(23)上的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支架(21)上位于所述出料开口(211)处设置有用于将电池整理对齐的规整组件(5),所述规整组件(5)包括规整气缸(51)和规整平板(5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支架(1)和输送带组件(2);所述进料支架(1)位于输送带组件(2)的进料端侧;进料支架(1)上设置有进料通道(3);所述进料通道(3)包括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所述第一通道(31)的进料端为进料入口(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3)呈纵向设置;所述第一通道(31)和第二通道(32)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通道(33);所述过渡通道(33)的通道宽度大于第一通道(31)的通道宽度,并小于第二通道(32)的通道宽度,且过渡通道(33)的左侧与第一通道(31)的左侧对齐,过渡通道(33)的右侧与第二通道(32)的右侧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通道(33)的右侧顶部呈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二通道(32)的左侧顶部呈弧形过渡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支架(1)的出料端还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出料口(4)呈水平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2)包括输送带支架(21)、输送带驱动电机(22)、输送带(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进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益龙杨鹏飞周燕俞嘉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新区海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