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083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4: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由两个流向相反的介质流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组成的循环管路连接罐体夹套和降温单元组成,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由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第一阀组来调控其内的介质流入及流出罐体夹套,还包括:并列列在所述第一阀组后面依次远离罐体且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循环泵、介质箱、第二阀组、电加热单元和第三阀组。本技术针对现有的罐体夹套降温系统,通过增加介质箱解决了介质管路中存在气体憋压的情况,实现自动排气;还增加了电加热单元,实现升温、降温都可控的控温系统;最后,扩展了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罐体夹套温控,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用于制药、诊断试剂等行业中的液体成品或半成品配制系统通常采用一次性系统或不锈钢系统,对于有温度控制要求的产品,一次性系统或不锈钢系统会设计罐体夹套,通过使用工业蒸汽或者冷冻介质进入罐体夹套,进而实现配液系统的温度控制。

2、如图1所示,现有的罐体夹套降温系统是由两个流向相反的介质流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组成的循环管路连接罐体夹套和降温单元组成,循环管路上还设有由两个分别设于介质流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第一阀组来调控其内的介质流入及流出罐体夹套,从而实现循环管路对目标罐体的降温控制,同时由于目标罐体夹套体积较大,循环管路的容纳体积较小,一旦介质管路中存在气体,存在憋压而导致的液位报警,循环降温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异常停机问题。同时,该循环降温系统只能降温,并不能升温,不适于需要升温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针对现有的罐体夹套降温系统,通过增加介质水箱解决了介质管路中存在气体憋压的情况,实现自动排气;同时增加了电加热单元,实现升温、降温都可控的控温系统,适用于制药、诊断试剂、食品、化工等行业中的液体成品或中间产品等需要温度控制的情况。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由两个流向相反的介质流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组成的循环管路连接罐体夹套和降温单元组成,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由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第一阀组来调控其内的介质流入及流出罐体夹套,还包括:并列列在所述第一阀组后面依次远离罐体且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循环泵、介质箱、第二阀组、电加热单元和第三阀组。

3、具体来说,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介质流入管路上。

4、具体来说,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进而并入所述循环管路。

5、具体来说,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两端先各连接一个阀门再分别连接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两端的所述阀门可控制所述循环管路中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打开或关闭。

6、具体来说,所述第二阀组与所述第三阀组和所述第一阀组一样,均是由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

7、具体来说,所述介质箱上方还设有排气口。循环过程中,介质带着循环管路及罐体夹套中的气体从介质箱上方的排气口逸出完成自动排气。

8、具体来说,所述介质选自硅油、乙二醇或水。

9、具体来说,所述介质箱的材质选自不锈钢、哈氏合金、pp、pvc或玻璃钢。

10、具体来说,所述循环泵选自磁力循环泵、立式循环泵或自吸循环泵。

11、具体来说,所述电加热单元选自管道式加热器的加热元件选自加热管、加热圈、加热板或伴热带。

12、具体来说,所述循环管路包裹有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选自电伴热保温棉、岩棉管、聚乙烯保温材料、硅酸盐复合保温型材料、硅酸铝保温材料、高温玻璃棉保温材料、超细玻璃面、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橡塑海绵或岩棉保温毡。

13、具体来说,还包括:监控报警模块和程序控制模块。

14、具体来说,所述监控报警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报警单元、压力检测报警单元;所述温度检测报警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夹套和所述循环管路内的介质温度;所述压力检测报警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夹套内的介质压力。

15、具体来说,所述程序控制模块包括温度调节、参数反馈、报警反馈;所述温度调节用于输入数据以调整所述罐体夹套和所述循环管路内的介质温度;所述参数反馈用于显示数据以显示所述罐体夹套内的介质参数;所述报警反馈用于控制电源开关断开连接并向用户发送断开电路信息或连接远程送电节点,所述远程送电节点用于客户远程连接电源开关及派遣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7、1.针对现有的罐体夹套降温系统,通过增加介质箱解决了介质管路中存在气体憋压的情况,实现自动排气;

18、2.增加了电加热单元,实现升温、降温都可控的控温系统;

19、3.扩展了应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由两个流向相反的介质流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组成的循环管路连接罐体夹套和降温单元组成,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由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第一阀组来调控其内的介质流入及流出罐体夹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列列在所述第一阀组后面依次远离罐体且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循环泵、介质箱、第二阀组、电加热单元和第三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介质流入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进而并入所述循环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两端先各连接一个阀门再分别连接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两端的所述阀门可控制所述循环管路中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打开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与所述第三阀组和所述第一阀组一样,均是由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箱上方还设有排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选自硅油、乙二醇或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箱的材质选自不锈钢、哈氏合金、PP、PVC或玻璃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选自磁力循环泵、立式循环泵或自吸循环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单元的加热元件选自加热管、加热圈、加热板或伴热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裹有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选自电伴热保温棉、岩棉管、聚乙烯保温材料、硅酸盐复合保温型材料、硅酸铝保温材料、高温玻璃棉保温材料、超细玻璃面、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橡塑海绵或岩棉保温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报警模块和程序控制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报警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报警单元、压力检测报警单元;所述温度检测报警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夹套和所述循环管路内的介质温度;所述压力检测报警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夹套内的介质压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排气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由两个流向相反的介质流入管路和介质流出管路组成的循环管路连接罐体夹套和降温单元组成,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由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第一阀组来调控其内的介质流入及流出罐体夹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列列在所述第一阀组后面依次远离罐体且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循环泵、介质箱、第二阀组、电加热单元和第三阀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介质流入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进而并入所述循环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两端先各连接一个阀门再分别连接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两端的所述阀门可控制所述循环管路中所述介质箱和所述电加热单元的打开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与所述第三阀组和所述第一阀组一样,均是由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介质流入管路和所述介质流出管路上的阀门并列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夹套升降温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竞阳范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合全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