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长距离斜溜井分段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长距离斜溜井分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79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通过施工反井联道及反井钻硐室,使用反井钻机,调整好设备施工倾角开孔施工,形成导孔,导孔贯通后反拉形成上溜井井筒;S2,使用与S1步骤相同的手段,在上溜井井筒远离反井联道的位置,开孔施工,形成导孔及反井钻硐室,修建下溜井井筒,下溜井井筒连通至底部的溜井联道;其中,上、下溜井井筒通过刻槽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经分段施工斜溜井可确保精准贯通,通过率高且服务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矿,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开采深度下移,目前,深部资料接替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采矿八大系统建设天井掘进占大部分,例如通风井、充填井、溜井系统(主溜井或采区溜井)等,部分溜井长度可达200m以上,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特别是部分区域受矿体倾角、中段沿脉、分段沿脉与矿体相对位置关系、各地层稳固性、已形成巷道相对位置关系等影响,严重制约溜井布置,导致井下转运频繁,生产效率低,运输系统、运输成本等投入较高。

2、传统溜井施工均采取自下而上人工打眼爆破掘进,该方法使用普遍,但施工受限性比较大,安全、效率、成本方面难以管控,施工工艺复杂:

3、(1)作业过程人员(两人)需进入狭小井筒内,属有限空间作业;

4、(2)随工作面掘进需在井筒内搭设安全平台或安装梯子,以便人员、材料、工具上下;

5、(3)人员在工作平台上进行打眼、装药、爆破作业;

6、(4)作业过程中井筒方位管控难度大,测量人员放线劳动强度大;

7、(5)爆破作业后通风效果差,顶板管理不受控;

8、(6)如天井长度超60m以上,该施工方法施工效率低;

9、(7)爆破作业断面成型不受控,如遇破碎段对安全威胁较大,且可持续垮落,可能造成井筒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使用该方法,不仅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劳动强度、规避安全风险。尤其对于受地层稳固性、运输系统等限制,使用分段长距离溜井布置,彻底改变井下采区溜井长度短、服务中分段作业点少、中转运输环节复杂、中转运输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使用反井钻机分段施工溜井,一是可以通过上下两段溜井施工角度,规避独条布置长距离斜溜井穿矿体、穿破碎岩层风险,提高溜井使用寿命(服务时间);二是打破独条斜溜井施工长度不超过80m记录,通过设计优化、施工方法优化,分段施工长距离斜溜井等,形成溜井后长度超过270m,按60m中段划分,至少可以服务4个中段,大大提高溜井利用率、服务作业点,同时较少频繁中转运输,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快速推进井下采矿八大系统完善;四是经分段施工斜溜井可确保精准贯通,通过率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s1,通过施工反井联道及反井钻硐室,使用反井钻机,调整好设备施工倾角开孔施工,形成导孔,导孔贯通后反拉形成上溜井井筒;

5、s2,使用与s1步骤相同的手段,在上溜井井筒远离反井联道的位置,开孔施工,形成导孔,修建下溜井井筒,下溜井井筒连通至底部的溜井联道;其中,上、下溜井井筒通过刻槽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的反井钻硐室的尺寸为:长7.2m,高5.2m,宽4m。

7、作为优选,所述的反井联道断面面积为8.37㎡。

8、作为优选,所述s2步骤施工时在上、下溜井井筒连接处预留刻槽修建位,刻槽修建位长度为1.5-2m。

9、作为优选,所述的反井钻机型号为:cy-r80反井钻机。

10、作为优选,刻槽的倾斜角度大于矿岩的自然安息角。

11、作为优选,所述上、下溜井井筒距离分段沿脉安全距离大于等于5m,不穿过地层。

12、作为优选,上溜井井筒的倾斜角为:62°30′28″,下溜井井筒的倾斜角为:60°43′33″。

13、作为优选,上溜井井筒的长度为:135.22m,下溜井井筒的长度为:136.8m。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5、一、可以通过上下两段溜井施工角度,规避独条布置长距离斜溜井穿矿体、穿破碎岩层风险,提高溜井使用寿命(服务时间);

16、二、打破独条斜溜井施工长度不超过80m记录,通过设计优化、施工方法优化,分段施工长距离斜溜井等,形成溜井后长度超过270m,按60m中段划分,至少可以服务4个中段,大大提高溜井利用率、服务作业点,同时较少频繁中转运输,降低生产成本;

17、三、可快速推进井下采矿八大系统完善;

18、四、是经分段施工斜溜井可确保精准贯通,通过率高。

19、本说明书所述的左、右、等方位名词,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而采用的一种表述方式,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不受方位名词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井钻硐室(2)的尺寸为:长7.2m,高5.2m,宽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井联(3)道断面面积为8.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施工时在上、下溜井井筒连接处预留刻槽(7)修建位,刻槽(7)修建位长度为1.5-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井钻机型号为:CY-R80反井钻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刻槽(7)的倾斜角度大于矿岩的自然安息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溜井井筒距离分段沿脉(4)安全距离大于等于5m,不穿过地层(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溜井井筒(5)的倾斜角为:62°30′28″,下溜井井筒(6)的倾斜角为:60°43′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溜井井筒的长度为:135.22m,下溜井井筒的长度为:136.8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井钻硐室(2)的尺寸为:长7.2m,高5.2m,宽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井联(3)道断面面积为8.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施工时在上、下溜井井筒连接处预留刻槽(7)修建位,刻槽(7)修建位长度为1.5-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斜溜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井钻机型号为:cy-r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章龙杨志李永兴胡体才毛明发孙思赞纪锐黎飞杨海辉张泽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