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厚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75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4:45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包括加固底座,所述加固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加固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移动底座的内腔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侧边与移动底座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内部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底座内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扇形齿轮,两个所述扇形齿轮的前后两端与移动底座的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扇形齿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远离扇形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块,能够对不同粗细的横梁进行加固,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化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常常先以框架梁建造的建造为主,框架梁的结构稳定性与建筑安全性息息相关,建筑的过程中,框架梁还未完全凝固之前需要使用模板进行加固支撑,防止框架梁表面的混凝土发生剥离脱落的情况出现,同时避免混凝体下坠使得钢筋发生弯折或者与钢筋之间的浇筑凝固产生间隙;而现在常见的都是通过现场切割木质模板与框架梁相接触,然后使用钢管杆等固定件进行固定,存在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掉落倾倒的危险,且这种加固方式较为繁琐,影响工程总体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包括加固底座,所述加固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加固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

4、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底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移动底座的内腔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包括加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加固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扇形齿轮(30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6),两个所述转动杆(306)远离扇形齿轮(3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块(307),两个所述限位块(307)的外表面与两个限位槽(304)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301)内腔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08),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包括加固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加固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扇形齿轮(30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06),两个所述转动杆(306)远离扇形齿轮(3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块(307),两个所述限位块(307)的外表面与两个限位槽(304)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301)内腔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08),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8)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蜗杆(309),所述蜗杆(309)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蜗轮(310),两个所述蜗轮(310)的前后两端与移动底座(301)的前后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蜗轮(310)远离蜗杆(309)的一侧与两个扇形齿轮(305)的表面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厚奎李衍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厚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