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污油罐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污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62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油罐,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两端的封头、设于筒体底部的鞍座、间隔设于筒体顶部的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第一人孔上设有第一盖板且第一盖板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口、液位计口和氮气入口,第一人孔中设有进料管路,所述进料管路上端弯曲并引出第一人孔的侧壁,进料管路下端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筒底设有对应进料管路下端口的抗冲击板,所述第二人孔上设有第二盖板且第二盖板上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压力表口、通气口和出料管路,所述出料管路的下端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污油罐开口结构较多而削弱筒体强度的问题,同时便于填埋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厂污油存储容器,即一种污油罐


技术介绍

1、污油回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重力式连续排油,另一种是压力式间歇排油。重力式连续排油主要针对重力式污水沉降设备,如自然沉降罐、混凝沉降罐,在沉降罐的顶部油层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收油槽将上层污油靠重力连续流入污油罐中。而压力式间歇排油,主要是针对压力式除油设备而言,在压力除油器的顶部设有污油包或收油管,当除油器的油层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自身压力将上层污油排入污油罐中。在石油化工厂,酸性水汽装置提取的污油、脱油联合装置提取的污油通常为轻污油,轻污油是由污油罐充装的,污油进入污油罐后,可以由焦化装置回炼,也可由催化装置回炼,污油罐属于压力容器。

2、现有的污油罐通常埋入地坑,主要由筒体、设于筒体两端的封头、设于筒体底部的鞍座、设于筒体上的污油入口、污油出口、通气口、压力表口、液位计口、温度变送器口以及人孔组成,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各种开口结构较多,削弱筒体强度,需要增加较多的加强圈结构;2、各种开口结构需要引出地面,不利于快速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污油罐,解决现有污油罐开口结构较多而削弱筒体强度的问题,同时便于填埋施工。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污油罐,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两端的封头、设于筒体底部的鞍座、间隔设于筒体顶部的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第一人孔上设有第一盖板且第一盖板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口、液位计口和氮气入口,第一人孔中设有进料管路,所述进料管路上端弯曲并引出第一人孔的侧壁,进料管路下端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筒底设有对应进料管路下端口的抗冲击板,所述第二人孔上设有第二盖板且第二盖板上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压力表口、通气口和出料管路,所述出料管路的下端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

4、上述的污油罐,所述筒体的筒壁中部内置或外置加强圈,所述加强圈由扁钢或角钢制成。以防止泵吸出污油时,罐内出现负压,造成罐体失稳。

5、上述的污油罐,所述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的筒节长度大于筒体直径的1/2。

6、上述的污油罐,所述鞍座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为固定座,另一个为可移动座。

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筒体上的开口结构只两个,即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第一人孔的第一盖板上设置温度变送器口、液位计口和氮气入口,并利用第一人孔支撑进料管路,第二人孔的第二盖板上设置压力变送器口、压力表口、通气口和出料管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污油罐开口结构较多而削弱筒体强度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增加补强圈的数量来增强筒体强度。同时,开口结构少,便于填埋施工。

9、2、进料管路和出料管路均采用内伸结构,即均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以形成液封,保证储存安全,同时为避免介质持续冲刷筒体,设置了抗冲击板。

10、3、本罐设置了氮气入口,其目的:一是由于存在易燃、易爆气体,需要充装氮气,使设备内部形成惰性气氛,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二是可以使用氮气进行设备吹扫,进行置换;三是用泵吸出污油时,为避免罐内压力过低,可以充入氮气进行补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油罐,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两端的封头、设于筒体底部的鞍座、间隔设于筒体顶部的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孔上设有第一盖板且第一盖板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口、液位计口和氮气入口,第一人孔中设有进料管路,所述进料管路上端弯曲并引出第一人孔的侧壁,进料管路下端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筒底设有对应进料管路下端口的抗冲击板,所述第二人孔上设有第二盖板且第二盖板上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压力表口、通气口和出料管路,所述出料管路的下端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筒壁中部内置或外置加强圈,所述加强圈由扁钢或角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的筒节长度大于筒体直径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为固定座,另一个为可移动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油罐,包括筒体、设于筒体两端的封头、设于筒体底部的鞍座、间隔设于筒体顶部的第一人孔和第二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孔上设有第一盖板且第一盖板上设有温度变送器口、液位计口和氮气入口,第一人孔中设有进料管路,所述进料管路上端弯曲并引出第一人孔的侧壁,进料管路下端延伸至筒底并保持设定间距,筒底设有对应进料管路下端口的抗冲击板,所述第二人孔上设有第二盖板且第二盖板上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压力表口、通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敏侯宝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金碧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