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33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包括塔身,在所述塔身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流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塔身内的风机,以及罩设在所述塔身的上端面并与所述风机适配的散热器,其中,在所述散热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组件密封式连接并用于循环油液的第二流道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冷却塔内部空间的使用率,还有效地缩小了冷却塔自身的外形尺寸,从而大幅度地节省了调车机车的可用空间,以有助于后期地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车机车冷却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


技术介绍

1、目前,由于铁路行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大量的调车机车被应用在各机务段。

2、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调车机车冷却塔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现有技术中的调车机车冷却塔通常是采用外接管路连接散热器以及变压器,而这种布局方式会占用调车机车更大的使用空间,从而大幅度地减少调车机车的可用空间,进而难以进行后期地维护工作,并且还会影响整体的美观。其二、由于冷却塔包含较多需要安装的零部件,例如底座、机架、顶盖和接线盒等,并且这些零部件不但种类繁多且安装、拆卸和维护都极为不便。此外,这些零部件的生产成本高,并且相互之间均通过打胶的方式实现密封,因此安装与拆卸的工序通常较长。

3、cn201803608u公开了一种机车用冷却塔。该机车用冷却塔包括:塔体,包括塔体侧壁、由塔体侧壁围设而成的具有塔体进气端和塔体出气端的塔体风道,和设置在该塔体风道内的风机;油水复合散热器,设置在塔体出气端;该油水复合散热器包括水散热器层和油散热器层;水散热器层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油散热器层包括进油口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组件(20)包括间隔布置在所述塔身(10)的第一侧挡板(11)上的用于输入油液的第一流道(21)和用于输出油液的第二流道(22),其中,所述第一流道(21)构造成折线型管道,所述第二流道(22)构造成直线型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0)包括构造成框状形式的散热部分(41)、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分(41)的下方的引流部分(42),以及设置在所述引流部分(42)上的观察窗(43),其中,所述引流部分(42)的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组件(20)包括间隔布置在所述塔身(10)的第一侧挡板(11)上的用于输入油液的第一流道(21)和用于输出油液的第二流道(22),其中,所述第一流道(21)构造成折线型管道,所述第二流道(22)构造成直线型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0)包括构造成框状形式的散热部分(41)、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分(41)的下方的引流部分(42),以及设置在所述引流部分(42)上的观察窗(43),其中,所述引流部分(42)的截面积朝所述散热部分(41)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组件(50)包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分(41)上的一个第三流道(51)和三个第四流道(52),其中,所述第三流道(51)构造成箱体形式且包括间隔布置的与所述第一流道(21)连接的第一端口(511)和与第二流道(22)连接的第二端口(512),所述第四流道(52)仅允许所述油液沿单一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车机车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部分(42)远离所述散热部分(41)的一端形成有径向向内延伸并用于与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302)形成密封式连接的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丹黄文超欧军晖苏义刚谭发程李友瑜吴东伟王先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