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及换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700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及换热方法,板式蒸发器包括相互固定的板式换热器主体和气液分离器腔体,气液分离器腔体内设有被换热流体流入管、被换热流体流出管、制冷剂流入管、制冷剂流出管和气液分离管,被换热流体流入管、被换热流体流出管和制冷剂流入管均用于连接至外部压缩机与板式换热器主体之间,制冷剂流出管连接用于连接至外部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腔体之间,气液分离管连接于板式换热器主体上部与气液分离器腔体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板式换热器主体的基础上,集成气液分离腔体,在完成蒸发换热的同时,实现对制冷剂气液两相的高效分离,省去独立的气液分离器,解决了气液分离器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热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及换热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制冷系统中,气液分离器是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避免液击的关键部件。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2、独立气液分离器,通常安装在压缩机回气管路上,通过重力沉降或离心分离实现气液分离。采用壳管式或筒式结构,内部设置挡板、滤网或旋流装置以提高分离效率。独立的气液分离器需额外占用空间,增加管路连接点。

3、集成式气液分离换热器,部分技术尝试在换热器内部集成气液分离功能,如:壳管式换热器内置分离结构:通过支撑板与分离器的定位配合优化流动,但仍存在装配偏差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

4、板式换热器结合分离功能:如专利cn201510970125.1所述的板式冷凝器,通过分设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通道,但仍未完全解决紧凑性问题,且作用位置不同,在制冷系统中,气液分离器主要是为了让气体回流至压缩机。

5、带换热功能的气液分离器,如用于co2制冷剂的分离器,采用高压/低压逆流换热设计,但仍存在流阻大、储液容积有限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板式换热器主体(1)和气液分离器腔体(2),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内设有被换热流体流入管(3)、被换热流体流出管(4)、制冷剂流入管(5)、制冷剂流出管(6)和气液分离管(7),所述被换热流体流入管(3)、所述被换热流体流出管(4)和制冷剂流入管(5)均用于连接至外部压缩机与板式换热器主体(1)之间,所述制冷剂流出管(6)连接用于连接至外部压缩机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之间,所述气液分离管(7)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1)上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板式换热器主体(1)和气液分离器腔体(2),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内设有被换热流体流入管(3)、被换热流体流出管(4)、制冷剂流入管(5)、制冷剂流出管(6)和气液分离管(7),所述被换热流体流入管(3)、所述被换热流体流出管(4)和制冷剂流入管(5)均用于连接至外部压缩机与板式换热器主体(1)之间,所述制冷剂流出管(6)连接用于连接至外部压缩机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之间,所述气液分离管(7)连接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1)上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管(7)呈倒l型,所述气液分离管(7)远离所述板式换热器主体(1)的一端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的中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流出管(6)呈l型,所述制冷剂流出管(6)的第一端用于与压缩机连接,所述制冷剂流出管(6)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的中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气液分离的板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换热流体流入管(3)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腔体(2)的上部位置,所述被换热流体流出管(4)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望李西西易平陈翠玲李威刘雅晨王博洋刘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