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17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由丝素蛋白制成丝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丝素纳米晶悬浮液与钛酸四丁酯混合进行反应,制得二氧化钛掺杂丝素纳米晶浆液;(3)二氧化钛掺杂丝素纳米晶浆液干燥后,经陈化、煅烧,得到纳米二氧化钛掺杂丝素纳米晶杂化物;(4)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丙交酯、催化剂和纳米二氧化钛掺杂丝素纳米晶杂化物混合均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再过滤、干燥,即得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丝素纳米晶对二氧化钛的改性,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与聚乳酸分子间的作用力,改善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均匀性,提高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乳酸(pla)是一种来源于100%可再生资源的线性热塑性脂肪族聚酯,由乳酸分子脱水并形成分子间酯键而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pla)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环境友好性,是生产和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尤其在纺织、包装和生物医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聚乳酸材料本身在机械性能和结晶性能等方面存在缺陷,限制了聚乳酸的大规模商业化使用。

2、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催化活性,而且化学结构稳定。因其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光催化效果好等优点,纳米二氧化钛是当前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纳米材料。然而,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填料加入高分子材料时,由于粒径小,分子间作用力大,极易团聚,影响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因此,现有的tio2/pla复合材料中,tio2很容易在聚乳酸基体中发生团聚现象,导致tio2在聚乳酸基体中分散不均匀。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丝素蛋白、浓硝酸和无水乙醇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分散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40~60℃,保温2~6h,得到丝素纳米晶悬浮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的质量与浓硝酸的体积之比为0.03~0.05g:1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丝素纳米晶悬浮液中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丝素蛋白、浓硝酸和无水乙醇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分散均匀,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40~60℃,保温2~6h,得到丝素纳米晶悬浮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的质量与浓硝酸的体积之比为0.03~0.05g:1m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搅拌条件下向丝素纳米晶悬浮液中滴加钛酸四丁酯,室温反应10~36h;反应结束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去离子水,离心处理后得到浆液,所述浆液进行透析处理至ph值为6~8,得到二氧化钛掺杂丝素纳米晶浆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透析处理包括:将离心处理后得到的浆液转移至透析袋中,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透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触媒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坤王兆杰李新新高帅王宝清许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然纳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