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及其工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01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上小车、下小车、自动翻卸系统、防尘室和料斗,自动翻卸系统包括翻转机构;上小车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上,用于将船舶中的重载集装箱转载至自动翻卸系统的翻转机构上,在翻卸重载集装箱时,翻转机构将重载集装箱移动至防尘室内,将重载集装箱内的物料卸载至料斗内,料斗用于将物料输送至码头皮带机上;防尘室的两侧设置有负压除尘系统;下小车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上,用于将翻转机构上已经卸载完的空载集装箱转载至码头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幅降低码头运营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散改集卸载工艺流程中卸载配置设备过多造成效率低下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装卸设备,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原有煤炭、干熄焦等物料由桥式抓斗卸船机在抓取卸载过程中扬尘污染十分严重,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同时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模式的大力推广和高速发展,使得“散改集”(即散货集装箱化运输)成为一种可能,其基于原有的水路运输方式,将散货直接装到集装箱中,使用集装箱进行全封闭运输,减少货损且更加环保,被称为散货运输的“第二次革命”,其发展势头不可估量。

2、抓斗卸船机在卸载散货的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环境污染严重,同时现有的双小车岸桥只能实现集装箱的卸载,无法实现将集装箱中的物料直接翻转卸料至码头输送系统上,另外传统的“散改集”卸载工艺流程存在配置设备较多,效率低下,投资成本高、卸载粉尘外溢等问题。

3、为了实现集装箱直接卸货,提高卸船效率,急需开发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及工作方法,即在物料卸载过程中,直接采用岸桥装置,实现集装箱的卸载、翻箱卸料及物料输送功能,提高卸船效率,增强环保效果,降低设备能耗,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环保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及其工作方法。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3、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包括: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上小车、下小车、自动翻卸系统、防尘室和料斗,所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布置在码头面上,所述自动翻卸系统布置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的门腿横梁处,包括翻转机构;所述防尘室布置在自动翻卸系统的外侧,所述料斗布置在自动翻卸系统的下方,且位于码头皮带机的上方;

4、所述上小车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上,用于将船舶中的重载集装箱转载至自动翻卸系统的翻转机构上,在翻卸重载集装箱时,所述翻转机构将重载集装箱移动至防尘室内,将重载集装箱内的物料卸载至料斗内,所述料斗用于将物料输送至码头皮带机上,并具有储存物料的功能;所述防尘室的两侧设置有负压除尘系统,用于收集翻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5、所述下小车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上,用于将翻转机构上已经卸载完的空载集装箱转载至码头面上。

6、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导轨、转台、连杆和油缸,所述导轨和油缸均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的横梁上,所述油缸的输出端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的横梁上,另一端铰接在转台的上方背部,所述转台的底部与导轨滑动连接,上小车将重载集装箱转载至转台上,翻卸重载集装箱时,转台带着重载集装箱沿导轨移动至防尘室内。

7、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给料器,所述振动给料器位于码头皮带机的上方,用于产生振动,将料斗内的物料均匀的输送至码头皮带机上。

8、进一步地,所述码头面上设有码头轨道,所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放置于码头轨道上,沿码头轨道进行船长方向的移动。

9、进一步地,所述上小车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的臂架上,沿臂架进行前后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下小车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的下横梁上,沿下横梁进行前后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上小车和下小车上均设置有起升钢丝绳牵引吊具。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通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上的上小车将一个重载集装箱从船舶上转载至自动翻卸系统,之后上小车返回继续抓取下一个重载集装箱;

14、步骤二、通过自动翻卸系统将重载集装箱送进防尘室中进行翻转卸载;

15、步骤三、卸载的物料进入料斗中;

16、步骤四、通过振动给料器将物料均匀的输送至码头皮带机上;

17、步骤五、翻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负压除尘系统进行收集;

18、步骤六、通过下小车将翻卸后的空载集装箱从自动翻卸系统上取下,放置在码头面上;

19、步骤七、上小车将抓取的下一个重载集装箱放置在自动翻卸系统上,同时上小车抓取步骤六中的空载集装箱返回船舶,放置在船舶的空箱堆垛处;

20、步骤八、重复步骤一~步骤七,实现所有集装箱的卸载以及空箱的装船。

21、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2、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抓斗卸船机在煤炭、干熄焦卸载中扬尘严重问题。

23、2、本专利技术可大幅降低码头运营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散改集”卸载工艺流程中卸载配置设备过多造成效率低下问题。

24、3、本专利技术的物料翻转卸载机输送均布置在密封腔体中,全程密封,无物料洒落。

25、4、本专利技术的卸载流程以及装箱流程可根据实际调整,方便快捷。

26、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港口装卸等领域广泛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上小车(2)、下小车(3)、自动翻卸系统(4)、防尘室(5)和料斗(6),所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布置在码头面(a)上,所述自动翻卸系统(4)布置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门腿横梁处,包括翻转机构;所述防尘室(5)布置在自动翻卸系统(4)的外侧,所述料斗(6)布置在自动翻卸系统(4)的下方,且位于码头皮带机(d)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导轨(41)、转台(42)、连杆(43)和油缸(44),所述导轨(41)和油缸(44)均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横梁上,所述油缸(44)的输出端与连杆(43)相连,所述连杆(43)的一端铰接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横梁上,另一端铰接在转台(42)的上方背部,所述转台(42)的底部与导轨(41)滑动连接,上小车(2)将重载集装箱(c)转载至转台(42)上,翻卸重载集装箱(c)时,转台(42)带着重载集装箱(c)沿导轨(41)移动至防尘室(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6)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给料器(7),所述振动给料器(7)位于码头皮带机(d)的上方,用于产生振动,将料斗(6)内的物料均匀的输送至码头皮带机(d)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面(a)上设有码头轨道,所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放置在码头轨道上,沿码头轨道进行船长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2)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臂架上,沿臂架进行前后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3)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下横梁上,沿下横梁进行前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2)和下小车(3)上均设置有起升钢丝绳牵引吊具。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上小车(2)、下小车(3)、自动翻卸系统(4)、防尘室(5)和料斗(6),所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布置在码头面(a)上,所述自动翻卸系统(4)布置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门腿横梁处,包括翻转机构;所述防尘室(5)布置在自动翻卸系统(4)的外侧,所述料斗(6)布置在自动翻卸系统(4)的下方,且位于码头皮带机(d)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货集装箱翻卸倒运一体化双小车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导轨(41)、转台(42)、连杆(43)和油缸(44),所述导轨(41)和油缸(44)均安装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横梁上,所述油缸(44)的输出端与连杆(43)相连,所述连杆(43)的一端铰接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主体(1)的横梁上,另一端铰接在转台(42)的上方背部,所述转台(42)的底部与导轨(41)滑动连接,上小车(2)将重载集装箱(c)转载至转台(42)上,翻卸重载集装箱(c)时,转台(42)带着重载集装箱(c)沿导轨(41)移动至防尘室(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生朱进超龚水迁王锋严如意顾民张亮武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