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986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底板、调节机构、焊接机构以及支撑柱,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所述焊接机构固定于所述调节机构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底板底部;以及,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调节件和夹持件,所述调节件活动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调节件上。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件的设置,用于调节夹持件的位置,通过夹持件的设置,用于对镍片进行夹持定位,进而避免人工对镍片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工人被焊接机构误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特别是一种锂电池芯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但是锂电池在进行焊接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镍片进行固定,从而使工作人员有可能会被焊接机构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但是锂电池在进行焊接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镍片进行固定,从而使工作人员有可能会被焊接机构误伤。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底板、调节机构、焊接机构以及支撑柱,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所述焊接机构固定于所述调节机构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底板底部;以及,

5、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调节件和夹持件,所述调节件活动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调节件上。

6、作为本技术所述锂电池芯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块、蜗轮、转轮以及蜗杆,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蜗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上,所述转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蜗杆固定于所述转轮一端,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

7、作为本技术所述锂电池芯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二滑块、定位柱、第三滑块、伸缩杆以及连接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定位柱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顶部,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块一侧,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底部。

8、作为本技术所述锂电池芯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二螺纹杆、第一锥形齿、转把以及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三滑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固定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所述转把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上,所述第二锥形齿固定于所述转把一端,所述第一锥形齿与所述第二锥形齿啮合。

9、作为本技术所述锂电池芯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板和防护垫,所述第一夹持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顶部,所述防护垫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一侧。

10、作为本技术所述锂电池芯焊接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件还包括定位块、第四滑块、定位杆、第二夹持板、第三夹持板、拉杆以及弹簧,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所述伸缩杆一端,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块滑动于所述第四滑槽内,所述定位杆固定于所述第四滑槽内,所述第四滑块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夹持板固定于所述第四滑块一侧,所述第三夹持板固定于所述定位块一侧,所述拉杆固定于所述第四滑块一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定位杆外侧。

11、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件的设置,用于调节夹持件的位置,通过夹持件的设置,用于对镍片进行夹持定位,进而避免人工对镍片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工人被焊接机构误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包括第一螺纹杆(201a)、第一滑块(201b)、蜗轮(201c)、转轮(201d)以及蜗杆(201e),所述底板(10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W),所述第一螺纹杆(201a)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W)内,所述第一滑块(201b)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Q),所述第一螺纹杆(201a)与所述第一螺纹孔(Q)螺纹连接,所述蜗轮(201c)固定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01a)上,所述转轮(201d)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蜗杆(201e)固定于所述转轮(201d)一端,所述蜗轮(201c)与所述蜗杆(201e)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还包括第二滑块(201f)、定位柱(201g)、第三滑块(201h)、伸缩杆(201i)以及连接板(201j),所述底板(10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S),所述第二滑块(201f)滑动于所述第二滑槽(S)内,所述定位柱(201g)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201f)顶部,所述定位柱(201g)上开设有第三滑槽(X),所述第三滑块(201h)滑动于所述第三滑槽(X)内,所述伸缩杆(201i)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块(201h)一侧,所述连接板(201j)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201f)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还包括第二螺纹杆(201k)、第一锥形齿(201l)、转把(201m)以及第二锥形齿(201n),所述第三滑块(201h)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Z),所述第二螺纹杆(201k)与所述第二螺纹孔(Z)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201l)固定于所述第二螺纹杆(201k)一端,所述转把(201m)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柱(201g)上,所述第二锥形齿(201n)固定于所述转把(201m)一端,所述第一锥形齿(201l)与所述第二锥形齿(201n)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02)包括第一夹持板(202a)和防护垫(202b),所述第一夹持板(202a)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201b)顶部,所述防护垫(202b)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02a)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02)还包括定位块(202c)、第四滑块(202d)、定位杆(202e)、第二夹持板(202f)、第三夹持板(202g)、拉杆(202h)以及弹簧(202i),所述定位块(202c)固定于所述伸缩杆(201i)一端,所述定位块(202c)上开设有第四滑槽(M),所述第四滑块(202d)滑动于所述第四滑槽(M)内,所述定位杆(202e)固定于所述第四滑槽(M)内,所述第四滑块(202d)上开设有定位孔(N),所述定位杆(202e)插接于所述定位孔(N)内,所述第二夹持板(202f)固定于所述第四滑块(202d)一侧,所述第三夹持板(202g)固定于所述定位块(202c)一侧,所述拉杆(202h)固定于所述第四滑块(202d)一侧,所述弹簧(202i)设置于所述定位杆(202e)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包括第一螺纹杆(201a)、第一滑块(201b)、蜗轮(201c)、转轮(201d)以及蜗杆(201e),所述底板(10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w),所述第一螺纹杆(201a)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w)内,所述第一滑块(201b)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q),所述第一螺纹杆(201a)与所述第一螺纹孔(q)螺纹连接,所述蜗轮(201c)固定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01a)上,所述转轮(201d)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蜗杆(201e)固定于所述转轮(201d)一端,所述蜗轮(201c)与所述蜗杆(201e)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还包括第二滑块(201f)、定位柱(201g)、第三滑块(201h)、伸缩杆(201i)以及连接板(201j),所述底板(10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s),所述第二滑块(201f)滑动于所述第二滑槽(s)内,所述定位柱(201g)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201f)顶部,所述定位柱(201g)上开设有第三滑槽(x),所述第三滑块(201h)滑动于所述第三滑槽(x)内,所述伸缩杆(201i)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块(201h)一侧,所述连接板(201j)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201f)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芯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201)还包括第二螺纹杆(201k)、第一锥形齿(201l)、转把(201m)以及第二锥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俊强费森森陈沉沉穆孝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至成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