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985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02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包括蓄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的顶部设有渗透组件,所述渗透组件的顶部外沿固定套接有滑坡,所述滑坡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铺装板,所述铺装板的两侧外壁皆开设有卡槽,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通过铺装板的材质特性,可加大雨水渗透量,而雨水通过流入渗透箱的内壁,并由出水孔向外渗透,使渗透的雨水经陶瓷环石头净化后储存在蓄水模块的内壁,也可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可有效减少了雨水对路表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再利用,具体为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


技术介绍

1、海绵城市定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现有的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610786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路床地下水渗透结构,“包括渗透管及管盖,所述渗透管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渗透管于所述滤网正下方设置有滤桶,所述滤网转动设置在所述渗透管内壁、且所述滤网可拆式设置在所述渗透管内,所述滤网的旋转轴与所述渗透管轴线垂直,所述渗透管内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滤网的承托件,所述渗透管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滤网自动翻转的翻转装置。本申请通过在滤网下方加设滤桶,同时设置翻转装置,可在滤网发生堵塞时翻转滤网使得雨水暂时通过滤网由滤桶进行过滤;在此过程中,流通的雨水还可对滤网表面进行冲刷能实现一定的清理滤网的效果。”

3、但上述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路表上的雨水进行集中收集,且不能将雨水达到渗透的目的,容易发生路表积水过多,而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上述装置只是对过滤网进行清洗,不能达到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的情况,现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具备实用性强、渗透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包括蓄水模块,所述蓄水模块的顶部设有渗透组件,所述渗透组件的顶部外沿固定套接有滑坡,所述滑坡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铺装板,所述铺装板的两侧外壁皆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设有雨水收集组件,所述渗透组件的顶部卡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开设有滤水槽。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透组件包括有渗透箱,所述渗透箱的外壁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渗透箱的内壁底部设有陶瓷环石头,所述渗透箱的顶部外沿固定装配有挡水沿。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出水孔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出水孔均匀分布在渗透箱的外壁,所述陶瓷环石头的直径大于出水孔的直径。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导水管的顶部卡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安装块,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开设有过滤槽。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雨水收集组件的数量有两组,且两组雨水收集组件对称分布在铺装板的两侧,所述安装槽与安装块一一对应,且安装槽与安装块相卡接,所述安装板的横截面呈“u”字形,所述过滤槽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过滤槽贯穿过滤网,所述安装板镶嵌在卡槽的内壁。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坡由上至下呈斜坡状,所述铺装板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铺装板通过透水混凝土制备而成,所述蓄水模块的中间有95%的镂空空间。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通过铺装板的材质特性,可加大雨水渗透量,而雨水通过流入渗透箱的内壁,并由出水孔向外渗透,使渗透的雨水经陶瓷环石头净化后储存在蓄水模块的内壁,也可排入河道或者补给地下水,可有效减少了雨水对路表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10、2、该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通过导水管的顶部与屋顶的排水沟或者排水管相连,可收集并引导雨水通过导水管进行渗透的目的,且达到雨水收集的功能,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后能集中收集,从而可以达到调蓄和错峰的目的,可有效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且可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包括蓄水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模块(1)的顶部设有渗透组件(2),所述渗透组件(2)的顶部外沿固定套接有滑坡(3),所述滑坡(3)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铺装板(4),所述铺装板(4)的两侧外壁皆开设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内壁设有雨水收集组件(6),所述渗透组件(2)的顶部卡接有箱盖(7),所述箱盖(7)的顶部开设有滤水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组件(2)包括有渗透箱(201),所述渗透箱(201)的外壁开设有出水孔(202),所述渗透箱(201)的内壁底部设有陶瓷环石头(203),所述渗透箱(201)的顶部外沿固定装配有挡水沿(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20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出水孔(202)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出水孔(202)均匀分布在渗透箱(201)的外壁,所述陶瓷环石头(203)的直径大于出水孔(20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组件(6)包括有安装板(601),所述安装板(601)的内壁设有导水管(602),所述导水管(60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603),所述导水管(602)的顶部卡接有过滤网(604),所述过滤网(604)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安装块(605),所述过滤网(604)的顶部开设有过滤槽(6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组件(6)的数量有两组,且两组雨水收集组件(6)对称分布在铺装板(4)的两侧,所述安装槽(603)与安装块(605)一一对应,且安装槽(603)与安装块(605)相卡接,所述安装板(601)的横截面呈“U”字形,所述过滤槽(606)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过滤槽(606)贯穿过滤网(604),所述安装板(601)镶嵌在卡槽(5)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3)由上至下呈斜坡状,所述铺装板(4)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铺装板(4)通过透水混凝土制备而成,所述蓄水模块(1)的中间有95%的镂空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包括蓄水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模块(1)的顶部设有渗透组件(2),所述渗透组件(2)的顶部外沿固定套接有滑坡(3),所述滑坡(3)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铺装板(4),所述铺装板(4)的两侧外壁皆开设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内壁设有雨水收集组件(6),所述渗透组件(2)的顶部卡接有箱盖(7),所述箱盖(7)的顶部开设有滤水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组件(2)包括有渗透箱(201),所述渗透箱(201)的外壁开设有出水孔(202),所述渗透箱(201)的内壁底部设有陶瓷环石头(203),所述渗透箱(201)的顶部外沿固定装配有挡水沿(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20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出水孔(202)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出水孔(202)均匀分布在渗透箱(201)的外壁,所述陶瓷环石头(203)的直径大于出水孔(20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表雨水收集渗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强吴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生态建设辽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