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975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55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涉及供水系统的领域,其主要包括灭菌管道,灭菌管道内固定架设有紫外线灭菌灯管,输水管道上设置有滞留检测模块,且输水管道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电磁水龙头,电磁水龙头同时与灭菌灯管的出水端连通,电磁水龙头、滞留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有控制模块,当电磁水龙头打开时,控制模块控制灭菌管道接入输水管道与电磁水龙头之间、同时启动紫外线灭菌组件,并在滞留水体流完之后关闭紫外线灭菌组件,使得输水管道的出水端与电磁水龙头连通。本申请具有减少滞留水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供水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


技术介绍

1、供水系统是指按一定质量要求供给不同的用水部门所需的蓄水库、水泵、管道和其它工程的综合体,用于将市政输水网管中的水输送至各用水终端;相关技术中,在向用水终端进行供水时,首先将水库中的水通过输送管道以及输送泵输送至供水系统的中转储水设备中,一般为水箱或是水塔,该部分水存储在中转存储设备中,在用水时,通过水泵对该部分水进行加压后输送至对应的用水终端,以实现用水终端的正常用水。

2、常见的家庭用水时,常伴随用户生活作息出现不同的用水高峰期,在非用水高峰时段,水管内的水体会滞留在管道内,不流动的水在几个小时后会导致管道内滋生大量微生物,滞留的水体流出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危害家庭饮用水环境,同时对输水管道的内壁形成不可逆的污染。

3、现实生活中,为了放置长时间滞留在输水管道内的水体直接使用对人体造成影响,用户在使用自来水时,常需要提前将水龙头打开使得管道内滞留水体流出,而通过提前放出管道内滞留水体的方式,用户只能凭借经验判断放水时间,浪费水资源的同时,不能精确地避免使用滞留水体,仍存在一定健康隐患,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滋生有大量微生物的滞留水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节约水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包括输水管道与灭菌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进水端与供水管网连通,所述输水管道的出水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电磁水龙头,所述灭菌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输水管道连通,所述灭菌管道的出水端与所述电磁水龙头连通,且当所述电磁水龙头打开时输出触发信号;

4、所述输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灭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且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灭菌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电磁水龙头之间;以及:

5、紫外线灭菌组件,固定架设在所述灭菌管道内;

6、滞留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水体在所述输水管道内滞留的时长并输出滞留时长信号;

7、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磁水龙头、所述滞留检测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发信号与所述滞留时长信号并输出灭菌控制信号;

8、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紫外线灭菌组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阀门接收所述灭菌控制信号并关闭设定时间后打开,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紫外线灭菌组件接收所述灭菌控制信号并同时打开设定时间后关闭。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不使用自来水时,滞留检测模块检测自来水在输水管道内的滞留时间并输出滞留时长信号,控制模块根据水体在输水管道内滞留的时间长度计算所需消毒的水体体积并根据灭菌管道的管径与水流的流速计算灭菌管道启用时长,当用户需要取用自来水时,打开电磁水龙头,电磁水龙头输出触发信号,控制模块接收触发信号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使得输水管道内的水体经过灭菌管道,灭菌管道内不的紫外线灭菌组件对经过灭菌管道的水流进行灭菌处理,并经过电磁水龙头流出,此时经过电磁水龙头流出的水流已经是经过消毒的水流,不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影响,用户可直接使用自来水,节约水资源。当滞留的水体流完后,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与紫外线灭菌组件关闭,使得电磁水龙头滞留水体流完后自动连接新鲜水体,水体直接经过输水管道、电磁水龙头流出,可节约紫外线灭灯组件消耗的电量,有效地对滞留水体灭菌的同时,节约灭菌能耗,节约成本。

10、优选的,所述滞留检测模块包括:

11、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输水管道上,用于检测所述输水管道内的水流流速并输出水流流速信号;

12、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流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水流流速并比对,当水流流速小于设定值时,输出高电平信号;

13、第一单片机,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高电平信号并计算所述高电平信号持续的时间,并输出所述滞留时长信号。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水管道内的水体滞留时,输水管道内的水流流速为0,通过流速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模块相互搭配使用,可实现对水体滞留状态的感应,并通过第一单片机可对水体滞留的时间进行计时,进而实现检测水体滞留时长的技术效果。

15、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比较器芯片,所述比较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流速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比较器芯片接收所述水流流速信号并比较,当水流流速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比较器芯片输出所述高电平信号。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较器芯片可将流速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流速进行比对,并在水体滞留水流流速为0的时候输出高电平信号。

17、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以及所述紫外线灭菌组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接收所述滞留时长信号并输出所述灭菌控制信号。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二单片机,可通过较低成本获取快速、灵敏且稳定的信号传递与控制效果。

19、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灭菌组件包括紫外线灭菌灯管与密封管,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管同轴套设在所述密封管内,所述灭菌管道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支架,所述密封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管套设在紫外线灯的外侧,可防止水体腐蚀并干扰紫外线灭菌灯管的情况发生,为紫外线灭菌灯管的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通过安装支架与密封管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实现紫外线灭菌灯管的安装。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电磁水龙头、第二单片机、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紫外线灯组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实现自动对滞留水体消毒的技术效果,使得用户取用到的自来水微生物数量减少,保障用户身体健康,减少预先释放滞留水体浪费的自来水,节约水资源;

23、2.通过流速传感器、比较器芯片、第一单片机以及第二单片机之间相互搭配与使用,可检测得到水体滞留在输水管道内的时间,并得出紫外线灭菌灯管所需灭菌的时长,使得电磁水龙头滞留水体流完后自动连接新鲜水体,节约灭菌能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管道(1)与灭菌管道(2),所述输水管道(1)的进水端与供水管网连通,所述输水管道(1)的出水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电磁水龙头(3),所述灭菌管道(2)的进水端与所述输水管道(1)连通,所述灭菌管道(2)的出水端与所述电磁水龙头(3)连通,且当所述电磁水龙头(3)打开时输出触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检测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比较器芯片,所述比较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流速传感器(5)信号连接,所述比较器芯片接收所述水流流速信号并比较,当水流流速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比较器芯片输出所述高电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单片机,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阀门(6)、所述第二阀门(7)以及所述紫外线灭菌组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接收所述滞留时长信号并输出所述灭菌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灭菌组件包括紫外线灭菌灯管(41)与密封管(42),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管(41)同轴套设在所述密封管(42)内,所述灭菌管道(2)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支架,所述密封管(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管道(1)与灭菌管道(2),所述输水管道(1)的进水端与供水管网连通,所述输水管道(1)的出水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电磁水龙头(3),所述灭菌管道(2)的进水端与所述输水管道(1)连通,所述灭菌管道(2)的出水端与所述电磁水龙头(3)连通,且当所述电磁水龙头(3)打开时输出触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滞留检测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系统用辅助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比较器芯片,所述比较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流速传感器(5)信号连接,所述比较器芯片接收所述水流流速信号并比较,当水流流速小于设定值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金兵严昌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不凡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