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776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微晶玻璃发热板,且在微晶玻璃发热板的下侧面涂覆有石墨烯加热涂层,主壳体的下侧面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通过转轴与主壳体转动连接,主壳体的右侧镶嵌固定有电转接头,且电转接头通过导线与石墨烯加热涂层相连接,且在电转接头的外侧设置有阻挡组件。本技术通过石墨烯与微晶玻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采用远红外射线来对食物进行加热烤制和对水进行加热,降低了能耗,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而且通过对支撑脚进行转动,则实现了方便折叠以及便于携带的目的,而且通过阻挡块对充电线进行限位,则实现了对充电线进行防脱保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墨烯,尤其涉及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


技术介绍

1、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利用石墨烯发热膜远红外发热的原理,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还对人体有缓解疲劳,改善睡眠,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机能等多重理疗保健功效。

2、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野外使用的加热台,一种是木材加热台,其采用木材作为燃料,并对食物进行烧烤,亦或者对水进行烧烤,而在野外使用该加热台,其不仅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火灾隐患;另一种则是电加热台,而现有的电加热台则通常采用电磁加热或电加热管加热,而两者能耗都较高,而在野外进行使用时,因为所携带的蓄电池其存储的电量一定,容易造成蓄电池所存储的电量无法满足一侧野外烧烤的使用,其局限性高,而且使用加热台在野外进行烧烤时,需要通过充电线将加热台与蓄电池进行电连接,而在人们围绕在加热台周围时,很容易造成人员碰到充电线,进而将充电线与加热台进行分离,造成加热台的使用连续性变差。

3、因此,需要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微晶玻璃发热板,且在微晶玻璃发热板的下侧面涂覆有石墨烯加热涂层,所述主壳体的下侧面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通过转轴与主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壳体的右侧镶嵌固定有电转接头,且电转接头通过导线与石墨烯加热涂层相连接,且在电转接头的外侧设置有阻挡组件。

4、所述阻挡组件包括上阻挡块以及下阻挡块,所述上阻挡块设置在下阻挡块的上侧,且在上阻挡块与下阻挡块之间开设有阻挡槽口,所述上阻挡块以及下阻挡块通过阻挡槽口套设在充电线上,所述上阻挡块以及下阻挡块均通过连接套以及连接头与主壳体转动连接。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壳体下侧面开设有凹槽,且在主壳体的内前壁以及内后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设置在凹槽内,且在相邻一侧的两个定位套之间设置有支撑脚,且支撑脚外侧通过转轴与定位套转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铁板,且铁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主壳体的内顶部,所述支撑脚的内侧面镶嵌固定有磁石条。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定位块,且三角定位块顶面与主壳体内顶面相接触。

8、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壳体右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头,且在连接头上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绕着连接头中轴线进行转动,且连接套分别固定连接在上阻挡块以及下阻挡块的右侧面。

9、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阻挡块通过磁石块与下阻挡块磁吸连接,且磁石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上阻挡块以及下阻挡块内部。

10、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隔热垫,且隔热垫设置在主壳体与微晶玻璃发热板组成的空间内。

11、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底面通过粘接剂与主壳体粘接固定,且在主壳体的左上方以及右上方均开设有缺口槽,且缺口槽底部与微晶玻璃发热板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石墨烯与微晶玻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采用远红外射线来对食物进行加热烤制和对水进行加热,降低了能耗,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而且通过对支撑脚进行转动,则实现了方便折叠以及便于携带的目的,而且通过阻挡块对充电线进行限位,则实现了对充电线进行防脱保护的目的,提高了通电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加热台的使用稳定性以及连续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包括主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的上侧设置有微晶玻璃发热板(1),且在微晶玻璃发热板(1)的下侧面涂覆有石墨烯加热涂层(6),所述主壳体(2)的下侧面设置有支撑脚(3),且支撑脚(3)通过转轴与主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主壳体(2)的右侧镶嵌固定有电转接头(8),且电转接头(8)通过导线与石墨烯加热涂层(6)相连接,且在电转接头(8)的外侧设置有阻挡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下侧面开设有凹槽(21),且在主壳体(2)的内前壁以及内后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9),所述定位套(9)设置在凹槽(21)内,且在相邻一侧的两个定位套(9)之间设置有支撑脚(3),且支撑脚(3)外侧通过转轴与定位套(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部设置有铁板,且铁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主壳体(2)的内顶部,所述支撑脚(3)的内侧面镶嵌固定有磁石条(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定位块(32),且三角定位块(32)顶面与主壳体(2)内顶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右侧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头(45),且在连接头(45)上套接有连接套(42),所述连接套(42)绕着连接头(45)中轴线进行转动,且连接套(42)分别固定连接在上阻挡块(41)以及下阻挡块(44)的右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挡块(41)通过磁石块与下阻挡块(44)磁吸连接,且磁石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上阻挡块(41)以及下阻挡块(4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内部设置有隔热垫(7),且隔热垫(7)设置在主壳体(2)与微晶玻璃发热板(1)组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底面通过粘接剂与主壳体(2)粘接固定,且在主壳体(2)的左上方以及右上方均开设有缺口槽,且缺口槽底部与微晶玻璃发热板(1)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包括主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的上侧设置有微晶玻璃发热板(1),且在微晶玻璃发热板(1)的下侧面涂覆有石墨烯加热涂层(6),所述主壳体(2)的下侧面设置有支撑脚(3),且支撑脚(3)通过转轴与主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主壳体(2)的右侧镶嵌固定有电转接头(8),且电转接头(8)通过导线与石墨烯加热涂层(6)相连接,且在电转接头(8)的外侧设置有阻挡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下侧面开设有凹槽(21),且在主壳体(2)的内前壁以及内后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9),所述定位套(9)设置在凹槽(21)内,且在相邻一侧的两个定位套(9)之间设置有支撑脚(3),且支撑脚(3)外侧通过转轴与定位套(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部设置有铁板,且铁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主壳体(2)的内顶部,所述支撑脚(3)的内侧面镶嵌固定有磁石条(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使用的石墨烯加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飞江余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雷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