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874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全面合理的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选定粗骨料粒径、水胶比和设计孔隙率的初选范围,在初选范围内选定多个水胶比和设计孔隙率,进而组合形成多组设定配合比;根据设定配合比制备出多个试块并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性能测试数据集;利用性能测试数据集构建透水性与抗压强度的回归模型;利用麻雀搜索算法与BP神经网络构建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结合回归模型确定最优设计孔隙率;在最优设计孔隙率下调整粗骨料粒径和水胶比,并重新制作试块进行测试以获取最优粗骨料粒径和最优水胶比,进而得到最优配合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混凝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保型的混凝土,具有透水、蓄水、降噪以及净水等诸多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人行道、停车场以及各种轻型道路中。目前常用的透水混凝土胶凝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但由于其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极大的制约了透水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利用工业固废制备的地聚合物与水泥相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抗侵蚀性能,材料来源广泛且绿色环保。其中,工业固废赤泥中存在着部分游离的碱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作为碱激发剂可以激发矿渣的强度,并且赤泥内部也含有大量的硅,铝等氧化物,因此利用赤泥矿渣地聚合物作为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制备透水混凝土可以改善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2、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配合比设计方法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但由于目前对于地聚合物的水化及硬化作用机理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也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化学外加剂,因此无法通过添加外加剂使得浆体工作性能达到一致,进而无法直接控制设计孔隙率和水胶比,因此传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无法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组所述设定配合比下单位体积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质量,进而制备出多个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试块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每组所述设定配合比下单位体积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质量,进而制备出多个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试块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粗骨料用量和所述各组分质量制备出多个所述地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试块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辉吴敏段伟蔡国军张艳芳董晓强浦少云宋凯凯张洁雅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