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其集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65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及其集流结构,其中,池的集流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极柱连接区以及极耳连接区;减薄结构,设置在本体上,并位于极柱连接区及极耳连接区之间,以使极耳连接区受力时,本体沿减薄结构变形。由于在本体的位于极柱连接区和极耳连接区之间的位置设置减薄结构,使得本体在减薄结构处形成结构薄弱点。当极耳拉拽本体时,本体会在减薄结构处发生弯折变形,因此本体不会拉拽极柱,从而提高了极柱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其集流结构


技术介绍

1、二次电池是常用的电源设备,其中,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芯,盖板盖设在壳体的开口上,从而将电池的开口封闭。进一步地,盖板上设置有极柱和集流片,极柱位于盖板的上侧,集流片位于盖板的下侧。集流片与极柱连接,并且电芯的极耳与集流片连接,从而使得极片与极柱导通。

2、二次电池在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极耳拉扯集流片的情况,这使得极柱会被集流片拉扯,容易导致极柱与其他结构脱离,降低了极柱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的极柱可靠性差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及其集流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极柱连接区以及极耳连接区;减薄结构,设置在本体上,并位于极柱连接区及极耳连接区之间,以使极耳连接区受力时,本体沿减薄结构变形。

3、可选地,减薄结构的两端贯通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4、可选地,减薄结构的宽度在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结构(20)的两端贯通所述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结构(20)的宽度在0.2mm至2.5mm的范围内,所述减薄结构(20)的深度与所述本体(10)的厚度的比例在0.05至0.9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形成所述减薄结构(2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结构(20)的两端贯通所述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结构(20)的宽度在0.2mm至2.5mm的范围内,所述减薄结构(20)的深度与所述本体(10)的厚度的比例在0.05至0.9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上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形成所述减薄结构(2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区(12)的厚度小于所述极柱连接区(11)的厚度,以使所述极耳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博杨道均周宾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红象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