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38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以及横梁;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和第二半体立柱的前端分别设置玻璃板块抵靠部位;龙骨体系还设置有连接型材,所述连接型材被定位在插接组合成的立柱前侧中,所述玻璃竖向压线与连接型材连接;所述横梁前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玻璃板块横向副框条的钩挂槽,且,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本技术相比于传统框架式横隐竖明玻璃幕墙现场施工周期大大缩短,且质量可靠,同时对于三玻两腔结构的低能耗幕墙的安装施工也能够同时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1、玻璃幕墙的龙骨系统包括立柱和横梁。传统框架式玻璃幕墙,现场安装时采用立柱和横梁分步安装,先将立柱与预埋件连接,再将横梁和立柱连接。对于大型工程而言,这种方案效率较低。

2、在建筑领域,也有采用单元式的结构,但多为应用在窗领域,且为龙骨框架和玻璃板块组装一起的单元,重量过大,安装也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使得单元式安装也能应用在横隐竖明玻璃幕墙中,以缩短横隐竖明幕墙现场施工周期。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包括横梁和玻璃竖向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隐竖明玻璃幕墙的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位列左右侧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以及连接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之间的所述横梁;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组合立柱的形状;

3、所述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预埋件连接;

4、所述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的前端分别设置玻璃板块抵靠部位;所述龙骨体系还设置有连接型材,所述连接型材被定位在插接组合成的立柱前侧中,所述玻璃竖向压线与连接型材连接;

5、所述横梁前端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玻璃板块横向副框条的钩挂槽,且,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方向处于同一方向。

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7、所述连接型材呈t形截面结构,包括两翼结构和中部的连接腔,通过所述两翼结构被卡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前部的凹槽中而其底部不与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螺丝连接,所述玻璃竖向压线和所述连接腔的正面腔壁通过螺丝连接。

8、所述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在抵靠部位的后部设置侧面卡槽而供所述两翼结构卡入定位,且在卡槽底壁与横梁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两翼结构设置弯折而遮盖和让位螺丝头,并增加自身卡接部位的强度。

9、所述钩挂槽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

10、所述抵靠部位设置柔性垫的连接槽,所述柔性垫位于抵靠部位和玻璃板块之间,与横向副框条衔接,垫平玻璃板块。

11、所述第一半体立柱的前后部均设置插槽,所述第二半体立柱设置插头,且插头设置缓冲胶条的安装槽,插头和插槽壁之间设置所述缓冲胶条。

12、所述半单元框架的上端与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下端通过插片与下方半单元框架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所述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内部设置插片卡槽。

13、其玻璃板块为三玻两腔结构。

14、所述t形截面结构的连接腔的前端超过所述抵靠部位而伸入到玻璃板块间的缝隙中,玻璃板块间的缝隙采用加长泡沫条塞缝,在横向缝隙中,所述加长泡沫条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覆盖到玻璃板块间缝隙的后侧,在竖向缝隙中,所述加长泡沫条同时也位于连接腔的侧面和玻璃板块的侧面之间。

15、所述半单元框架的长度匹配两层主体结构梁之间的高度,其上端与上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下端与下方的半单元框架通过插片插接,所述下方的半单元框架与下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16、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安装便捷,框架整体性吊装,面板后装,相比于传统框架式横隐竖明玻璃幕墙,本技术的横隐竖明玻璃幕墙现场施工周期大大缩短。

18、2.框架工厂化生产组装,质量可靠,而玻璃板块现场组装,是兼顾质量、成本和安装效率的幕墙安装方案,且对于三玻两腔结构的低能耗幕墙的安装施工也能够同时适用,发挥其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包括横梁和玻璃竖向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隐竖明玻璃幕墙的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位列左右侧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以及连接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之间的所述横梁;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组合立柱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型材呈T形截面结构,包括两翼结构和中部的连接腔,通过所述两翼结构被卡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前部的凹槽中而其底部不与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螺丝连接,所述玻璃竖向压线和所述连接腔的正面腔壁通过螺丝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在抵靠部位的后部设置侧面卡槽而供所述两翼结构卡入定位,且在卡槽底壁与横梁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两翼结构设置弯折而遮盖和让位螺丝头,并增加自身卡接部位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槽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位设置柔性垫的连接槽,所述柔性垫位于抵靠部位和玻璃板块之间,与横向副框条衔接,垫平玻璃板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体立柱的前后部均设置插槽,所述第二半体立柱设置插头,且插头设置缓冲胶条的安装槽,插头和插槽壁之间设置所述缓冲胶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单元框架的上端与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下端通过插片与下方半单元框架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所述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内部设置插片卡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其玻璃板块为三玻两腔结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截面结构的连接腔的前端超过所述抵靠部位而伸入到玻璃板块间的缝隙中,玻璃板块间的缝隙采用加长泡沫条塞缝,在横向缝隙中,所述加长泡沫条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覆盖到玻璃板块间缝隙的后侧,在竖向缝隙中,所述加长泡沫条同时也位于连接腔的侧面和玻璃板块的侧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单元框架的长度匹配两层主体结构梁之间的高度,其上端与上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下端与下方的半单元框架通过插片插接,所述下方的半单元框架与下层主体结构梁上的预埋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包括横梁和玻璃竖向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隐竖明玻璃幕墙的龙骨体系通过半单元框架插接组成,半单元框架包括位列左右侧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以及连接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之间的所述横梁;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通过相邻的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插接而组合,左右相邻的半单元框架的相邻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组合立柱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型材呈t形截面结构,包括两翼结构和中部的连接腔,通过所述两翼结构被卡在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前部的凹槽中而其底部不与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螺丝连接,所述玻璃竖向压线和所述连接腔的正面腔壁通过螺丝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体立柱和第二半体立柱在抵靠部位的后部设置侧面卡槽而供所述两翼结构卡入定位,且在卡槽底壁与横梁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两翼结构设置弯折而遮盖和让位螺丝头,并增加自身卡接部位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槽为开口朝向室外侧的方形槽,钩挂槽的前部设置钩挂槽壁,横梁上侧和下侧的钩挂槽的钩挂槽壁处于同一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单元横隐竖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位设置柔性垫的连接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红枝黄秀峰陈康梁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南光伏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