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清理,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壁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核电技术日益成熟,核电站扩展建设日益迅猛,且电站的扩张,伴随着基建设施的配套,核电站配套有一重要基建设施——“核电取水隧道”。由于该隧道常年浸泡在海水中,温度适宜,且无大的潮汐海浪影响,非常有利于产生海洋附着生物在隧道内的寄生生长。在无海生物寄生附着于取水隧道时,隧道内壁光滑,取水流量顺畅。但随着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日积月累隧道内壁逐渐会长满海生物。且取水管道长度一般为数公里,海生物在隧道壁上的寄生,会严重影响取水流量的效率,给水泵站带来极大负担,甚至会影响到整座核电站的运行。目前主要在停机大修期间通过人工方式对隧道清理,存在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停机损失大等问题。故需求一机械化、自动化、高效率清理作业为目标的智能机器人对隧道壁进行清理。
2、如专利文献cn116516869a公开了一种核电隧洞海生物清理设备及系统,包括可移动的主体装置,和位于主体装置上的清理聚拢装置,其清理聚拢装置包括与隧洞的内壁相贴合仿形侧板,通过主体装置的前进下平推式地清理所述隧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车体(1)、清理机构(2)和机架(3),所述机架(3)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弧形导轨(4)和清理头(5),所述弧形导轨(4)轴向平行于所述车体(1)的前进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机架(3)上;所述清理头(5)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4)上,所述清理头(5)朝向弧形导轨(4)径向外侧的一端设有用于清理隧道壁(8)堆积物的切削组件(51);所述清理头(5)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切削组件(51)朝弧形导轨(4)径向伸缩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52),所述清理头(5)与弧形导轨(4)滑动连接,所述清理机构(2)还包括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车体(1)、清理机构(2)和机架(3),所述机架(3)固定在车体(1)上,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弧形导轨(4)和清理头(5),所述弧形导轨(4)轴向平行于所述车体(1)的前进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机架(3)上;所述清理头(5)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4)上,所述清理头(5)朝向弧形导轨(4)径向外侧的一端设有用于清理隧道壁(8)堆积物的切削组件(51);所述清理头(5)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切削组件(51)朝弧形导轨(4)径向伸缩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52),所述清理头(5)与弧形导轨(4)滑动连接,所述清理机构(2)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清理头(5)沿弧形导轨(4)周向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头(5)设有若干个,各所述清理头(5)之间通过设置连接件(6)连为一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推拉液压缸,所述推拉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机架(3)上,所述推拉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清理头(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液压缸包括第一推拉液压缸(71)和第二推拉液压缸(72),所述第一推拉液压缸(71)和第二推拉液压缸(72)通过液压阀电路系统控制使所述第一推拉液压缸(71)和第二推拉液压缸(72)的伸缩杆作相反方向的伸缩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的中下位置固定连接有用于铲除位于隧道壁(8)底部堆积物的底铲(23);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在底铲(23)两侧的第一清理机构(21)和第二清理机构(22);位于所述第一清理机构(21)和所述第二清理机构(22)最顶部的清理头(5)在第二驱动组件(7)的驱动下可交错越过清理机构(2)的最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组件(51)包括刀片座(511)、刀片和万向轮(512);所述刀片朝向刀片座(511)外侧倾斜设置且与刀片座(511)可拆卸连接;所述万向轮(512)设置在刀片座(511)朝向隧道壁(8)所在方向的端部,所述万向轮(512)的最底部探出刀片底部一定距离,设置所述万向轮(512)的最底部与刀片最底部的高度差为h,h的取值为5±1mm;所述万向轮(512)上设置有用于刮除万向轮(512)上沾染的附着物的清理件(5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壁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包括切削方向朝向隧道壁(8)圆周方向的第一刀片(514)和切削方向朝向车体(1)前进方向的第二刀片(515),所述第一刀片(514)设有两组分别且分别设置在刀片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同,张武,郑文龙,张翔,谭笑天,苗勋辉,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