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13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涉及支重轮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主要包括钢坯加热、高温去氧化皮、二次预热、锻造、胚体退火、初次抛丸、淬火切边、二次淬火、二次抛丸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提升支重轮锻造后的力学性能,同时减少表面瑕疵,降低生产损耗,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重轮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1、支重轮是工程机械底盘件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和特种机械中,一般来说支重轮主要起到把机车组的重量传给地面,并在履带上滚动的效果。

2、支重轮应用在拖拉机、挖掘机等一系列公车车辆中时,工作环境较为在泥水灰沙中工作,且承受强烈的冲击,工作条件极为恶劣,轮缘很易磨损。

3、传统的支重轮锻造多是采用高温压力锻造和压力冲切直接成型后常规冷却或淬火处理,对于支重轮整体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并且工件加工后其表面还会存在一定的瑕疵,影响整体支重轮的成品率和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有效提升支重轮锻造后的力学性能,同时减少表面瑕疵,降低生产损耗,提升生产的经济效益。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所述锻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1)钢坯加热:对制备支重轮的钢坯进行初次高温预热;

5、(2)高温去氧化皮:将初次高温预热后的钢坯进行表面氧化皮取出,得去皮钢坯;

6、(3)二次预热:将上述抛丸处理的钢坯进行二次预热;

7、(4)锻造:将上述二次预热的钢坯进行锻造成型,得支重轮坯体;

8、(5)胚体退火:将上述胚体自然降温至400-500℃,后再缓慢降温至常温,得退火坯体;

9、(6)初次抛丸:将上述退火坯体进行初次抛丸处理,得预处理坯体;

10、(7)淬火切边:将上述预处理胚体升温后进行切边冲孔,后保温淬火,再升温至200-300℃继续保温一段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得粗支重轮备用;

11、(8)二次淬火:将上述粗支重轮继续升温至800-900℃进行保温后淬火,再升温至400-450℃继续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冷却至常温;

12、(9)二次抛丸:将上述二次淬火后的粗支重轮进行抛丸处理,得成型支重轮。

13、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初次高温预热的温度为1100-1150℃,且预热时间为15-20min。

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二次预热的温度为1150-1250℃,预热时间为20-30min。

1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锻造方式为采用模具进行冲压锻造。

16、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缓慢降温的速率为1-1.5℃/min。

17、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初次抛丸的弹丸速率为80-100m/s。

18、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升温进行切边冲孔的温度为1150-1250℃,保温时间为30-40min,升温至200-300℃继续保温的时间为30-60min。

19、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升温至800-900℃的保温时间为30-40min,且于400℃保温的时间为20-30min。

20、优选的,所述步骤(7)和(8)中淬火的方式为采用pag淬火剂进行淬火处理。

21、优选的,所述步骤(9)中抛丸处理的弹丸速率为90-110m/s。

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23、(1)本专利技术对钢坯进行高温预热后除去表面氧化皮后二次预热再锻造,提升钢坯的锻造性能,降低氧化皮对锻造的影响,同时有效消除应力,防止锻造造成胚体的损坏,提升成品率。

24、(2)本专利技术在锻造之后对坯体进行初次抛丸,去除表面部分氧化层后再升温切边冲孔,提升支重轮成型的稳定性,并且防止冲孔切边造成支重轮瑕疵,均衡保证力学性能。

25、(3)本专利技术通过二次淬火并淬火后恒温处理,有效消除工件的应力,综合提升支重轮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保证其良好的硬度,提升加工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初次高温预热的温度为1100-1150℃,且预热时间为15-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二次预热的温度为1150-1250℃,预热时间为2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锻造方式为采用模具进行冲压锻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缓慢降温的速率为1-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初次抛丸的弹丸速率为80-100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升温进行切边冲孔的温度为1150-1250℃,保温时间为30-40min,升温至200-300℃继续保温的时间为3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升温至800-900℃的保温时间为30-40min,且于400-450℃保温的时间为2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和(8)中淬火的方式为采用PAG淬火剂进行淬火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抛丸处理的弹丸速率为90-110m/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初次高温预热的温度为1100-1150℃,且预热时间为15-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二次预热的温度为1150-1250℃,预热时间为20-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锻造方式为采用模具进行冲压锻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缓慢降温的速率为1-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锻造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华刘冕徐伟胡一鸣许浩何红斌黄爱华孙建国饶栋和
申请(专利权)人:郎溪浩良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