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05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9
本申请涉及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包括加热保温系统、电磁驱动系统、模具、镁合金管材胚料、活塞,加热保温系统包括加热缸,模具置于加热缸内,镁合金管材胚料置于模具内,加热缸内、镁合金管材胚料内均装有成形介质;电磁驱动系统包括电容、成形线圈以及具有导电性的驱动板,成形线圈与电容电性连接,驱动板位于成形线圈与模具之间且与成形线圈正对布置,活塞的一端连接驱动板,另一端抵接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成形线圈充电后产生磁场,驱动驱动板朝向模具的方向移动,带动活塞冲击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成形介质将该力传递给镁合金管材胚料,挤压镁合金管材胚料向模具的内壁靠近,产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镁合金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可靠性未取得突破性进步,汽车的被动安全仍然时保护乘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搭载易燃的电池,针对成员的保护更加重要。碰撞发生时,要求吸能部件既有优秀的吸能特性,又可保持其结构完整。镁合金在拥有高比强度的同时,也具有优异的比吸能特性。然而镁合金塑性比铝合金更差,室温下难以成形,高温成形的镁合金零件加工成本高,同时镁合金塑性变形机制和破坏准则复杂,一定温度下成形的零件在碰撞吸能时是否会发生结构破坏难以预测。

2、因镁合金是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具有密度小,强度大,单位重量材料承受冲击载荷吸收能量能力比铝合金好,但室温塑性差,变形机制复杂,易于脆断的特性。目前的镁合金制造工艺还无法摆脱加热的需求,同时为了提升镁合金的服役性能,提出了许多使镁合金晶粒细化的方法,热塑性变形和高应变率的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工艺温度,获得性能优异的镁合金工件。不过目前的工艺局限在挤压、轧制等标准件的制造,同时传统的制造方法,加工复杂的零件比较困难,存在着加工时间长、效率低、工序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包括加热保温系统、电磁驱动系统、模具、镁合金管材胚料、活塞,所述加热保温系统包括加热缸,所述模具置于所述加热缸内,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置于所述模具内,所述加热缸内、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内均装有成形介质;

2、所述电磁驱动系统包括电容、成形线圈以及具有导电性的驱动板,所述成形线圈与所述电容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成形线圈与所述模具之间且与所述成形线圈正对布置,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板,所述活塞的另一端抵接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所述成形线圈充电后产生磁场,驱动所述驱动板朝向所述模具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活塞冲击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

3、所述模具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槽位,所述槽位的形状为待成形零件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直径与所述槽位的最小内径相适配。

4、所述模具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槽位与外部。

5、所述模具包括缸盖,所述缸盖上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槽位,所述活塞嵌入在所述活塞孔内。

6、所述缸盖上设有用于调节缸盖高度的垫片。

7、所述模具外周设有围挡,所述围挡与所述模具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成形介质位于所述围挡与所述加热缸的内壁之间。

8、所述模具为两半对开结构。

9、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包括电磁驱动系统,所述电磁驱动系统包括电容、成形线圈以及具有导电性的驱动板,所述成形线圈与所述电容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成形线圈正对布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模具放入加热缸,并在模具与加热缸之间放入成形介质,将装有成形介质的镁合金管材胚料置于模具内;

11、2)通过加热缸对成形介质加热;

12、3)连接充电电路,对电容充入指定电压,达到指定电压后,断开充电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电容通过放电电路对成形线圈充电,成形线圈充电后产生电磁场,成形线圈与模具之间设有具有导电性的驱动板,驱动板连接有活塞,活塞的端部抵接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驱动板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沿远离成形线圈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活塞挤压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

13、所述模具包括缸盖,所述缸盖上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槽位,所述活塞嵌入在所述活塞孔内;在步骤3)前,将活塞朝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方向适当挤压,将所述模具内多余的空气排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5、该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使用时,通过加热缸加热成形介质,成形介质将热量传至模具,实现对模具内镁合金管材胚料的加热,通过成形介质实现对镁合金管材胚料的加热,温度更容易控制,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影响成形质量;当加热至设定温度,连接充电电路,为电容充入指定电压,达到指定电压后,断开充电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电容通过放电电路为线圈充电,线圈充电后会产生电磁场,导电性好的驱动板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洛伦兹力,驱动驱动板沿远离线圈的方向移动,带动活塞移动,挤压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成形介质将该力转化成成形力传递给镁合金管材胚料,挤压镁合金管材胚料向模具的内壁靠近,产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此时镁合金管材胚料已初步形成模具内壁的形状,可再次为电容充电,使活塞对镁合金管材胚料内的成形介质重复冲击成形,操作简便,且即便是加工复杂零件也能通过此方法顺利冲击成形,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艺加工时间长、能源消耗大、污染大、效率低、工序复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温系统、电磁驱动系统、模具、镁合金管材胚料、活塞,所述加热保温系统包括加热缸,所述模具置于所述加热缸内,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置于所述模具内,所述加热缸内、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内均装有成形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槽位,所述槽位的形状为待成形零件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直径与所述槽位的最小内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槽位与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缸盖,所述缸盖上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槽位,所述活塞嵌入在所述活塞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上设有用于调节缸盖高度的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外周设有围挡,所述围挡与所述模具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成形介质位于所述围挡与所述加热缸的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两半对开结构。

8.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方法,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驱动系统,所述电磁驱动系统包括电容、成形线圈以及具有导电性的驱动板,所述成形线圈与所述电容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成形线圈正对布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缸盖,所述缸盖上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槽位,所述活塞嵌入在所述活塞孔内;在步骤3)前,将活塞朝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方向适当挤压,将所述模具内多余的空气排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温系统、电磁驱动系统、模具、镁合金管材胚料、活塞,所述加热保温系统包括加热缸,所述模具置于所述加热缸内,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置于所述模具内,所述加热缸内、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内均装有成形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槽位,所述槽位的形状为待成形零件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镁合金管材胚料的直径与所述槽位的最小内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槽位与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缸盖,所述缸盖上设有活塞孔,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槽位,所述活塞嵌入在所述活塞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镁合金电磁冲击介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桦坤黄涛胡林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