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49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属于预应力筋安装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对于小直径的预留孔道难以整体穿索的问题。该方法是先用索头装置制索,得到直径小于预留孔道直径的整束索体;然后用吊装装置将整束索体起吊穿过预留孔道,再更换提升装置作为临时起吊工具,安装锚板,将整束索体再次提升;最后下放锚板至预留孔道口,安装工作夹片,完成预应力筋的锚固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能够满足小直径预留孔道的快速挂索,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筋安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风电项目也正在大规模建造。针对其加固塔筒的竖向预应力筋的挂索施工工艺,行业内多为整束起吊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工序为:①将预应力筋进行下料编束制索,②安装上端锚夹具作为索头,③吊机钢丝绳连接索头整束起吊预应力束穿过上端预留孔道,④在预留孔道上方安装两半式垫板用以固定索头(锚夹具),⑤拆除起吊连接装置,完成挂索。

2、然而随着混凝土主体结构设计的优化,预留孔道直径呈现尽可能小的趋势,而预应力锚夹具直径远大于索体直径,导致锚夹具无法穿过预留孔道。现有的挂索工艺难以满足预留孔道小直径的需求。对于小直径的预留孔道,只能采用逐根钢绞线穿过预留孔道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对于钢绞线根数多的锚索,效率较低,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因此,提出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能够满足小直径预留孔道的快速挂索,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先用索头装置制索,得到直径小于预留孔道直径的整束索体;然后用吊装装置将整束索体起吊穿过预留孔道,再更换提升装置作为临时起吊工具,安装锚板,将整束索体再次提升;最后下放锚板至预留孔道口,安装工作夹片,完成预应力筋的锚固转换。

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索头装置包括连接器a、分丝板、导向帽,其中,导向帽的直径小于预留孔道的直径,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牵引绳、连接器b和提升工具,所述的连接器b固定安装在牵引绳一端,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预应力筋切丝,镦头,分别安装连接器a、分丝板、导向帽,得到整束索体;

5、s2:用吊装装置将整束索体起吊穿过预留孔道,使索头装置置于预留孔道的上方;

6、s3:对索头装置进行临时支撑,解除吊装装置、导向帽;

7、s4:将提升工具固定于预留孔道上方,并挂设牵引绳于提升工具上,再将牵引绳逐根穿过锚板的锚孔,并将连接器b与连接器a连接,完成起吊工具的更换和锚板的安装;

8、s5:用提升工具将整束索体再次提升,解除索头装置的临时支撑、分丝板;

9、s6:下放锚板至预留孔道口,安装工作夹片,解除连接器b、连接器a,完成预应力筋的锚固转换。

10、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1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1、s1.1:将每根预应力筋进行切丝,并镦头;

12、s1.2:将预应力筋分别安装在分丝板上,使中心丝镦头置于分丝板上方;

13、s1.3:将连接器a逐个安装在分丝板上方的中心丝镦头上;

14、s1.4:将导向帽套装在分丝板上,使导向帽包围连接器a、分丝板和预应力筋,得到整束索体。

15、进一步地,所述分丝板的圆周边设置有与预应力筋根数一致的分丝槽,所述的步骤s1.2中,是将预应力筋的中心丝从分丝板的外圆周边嵌入至分丝槽中,所述连接器a的一侧设置有镦头槽,所述的步骤s1.3中,是将预应力筋的中心丝从连接器a的一侧嵌入至镦头槽中。

16、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器a包括芯杆和套筒,其中,镦头槽设置在芯杆的下部,所述的步骤s1.3中,预应力筋的中心丝先穿过套筒,然后再嵌入到镦头槽中,最后将套筒套装固定在芯杆下部。

17、进一步地,所述的索头装置还包括万向吊环,所述的步骤s1.4中,还包括将万向吊环安装在导向帽上的步骤。

18、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9、s3.1:在索头装置下方安装临时垫板,下放整束索体,使整束索体的重力转移至临时垫板;

20、s3.2:解除吊装装置、导向帽。

21、进一步地,所述的临时垫板为哈弗垫板,且为两半式结构。

22、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装置还包括定位板和绳夹,其中,定位板具有与锚板的锚孔相一致的孔位,所述的步骤s4中,在安装锚板前,先将牵引绳逐根穿过定位板的孔位,并在定位板下方的每根牵引绳上安装绳夹。

23、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4中,在安装锚板时,将锚板临时固定后,再穿设牵引绳。

24、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26、1、本专利技术的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采用索头装置制索,得到直径小于预留孔道直径的整束索体,能够满足小直径预留孔道的快速穿索,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其在预应力束穿过预留孔道1-1后,可通过更换提升装置1-t作为临时起吊工具,而穿索用的吊装装置则可以转移到下一预应力束的牵引穿索操作,使得锚固转换装置的拆卸、锚板的安装与预应力束的牵引穿索可以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27、2、本专利技术的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在锚固转换全过程中仅对预应力筋端部进行操作,不会损伤预应力筋其它部位的外护套,保证了预应力筋的耐久性,施工质量好。

28、3、本专利技术的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装置,采用分丝板梳理预应力筋,方便使用连接器a将预应力筋单根锚固,再用导向帽与分丝板连接,将所有的预应力筋包裹组合,实现快速制作整束索体;同时分丝板、预应力筋、连接器a、导向帽相互之间可拆卸的结构,在穿索完成后,可以从预留孔道上方直接拆卸锚固转换装置,能够实现快速拆装,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用索头装置(1-S)制索,得到直径小于预留孔道(1-1)直径的整束索体;然后用吊装装置将整束索体起吊穿过预留孔道(1-1),再更换提升装置(1-T)作为临时起吊工具,安装锚板(1-8),将整束索体再次提升;最后下放锚板(1-8)至预留孔道(1-1)口,安装工作夹片,完成预应力筋的锚固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索头装置(1-S)包括连接器A(1-5)、分丝板(1-3)、导向帽(1-4),其中,导向帽(1-4)的直径小于预留孔道(1-1)的直径,所述的提升装置(1-T)包括牵引绳(1-11)、连接器B(1-7)和提升工具(1-12),所述的连接器B(1-7)固定安装在牵引绳(1-11)一端,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板(1-3)的圆周边设置有与预应力筋(1-2)根数一致的分丝槽(1-3-1),所述的步骤S1.2中,是将预应力筋(1-2)的中心丝从分丝板(1-3)的外圆周边嵌入至分丝槽(1-3-1)中,所述连接器A(1-5)的一侧设置有镦头槽(1-5-1),所述的步骤S1.3中,是将预应力筋(1-2)的中心丝从连接器A(1-5)的一侧嵌入至镦头槽(1-5-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A(1-5)包括芯杆(1-5a)和套筒(1-5b),其中,镦头槽(1-5-1)设置在芯杆(1-5a)的下部,所述的步骤S1.3中,预应力筋(1-2)的中心丝先穿过套筒(1-5b),然后再嵌入到镦头槽(1-5-1)中,最后将套筒(1-5b)套装固定在芯杆(1-5a)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索头装置(1-S)还包括万向吊环(1-6),所述的步骤S1.4中,还包括将万向吊环(1-6)安装在导向帽(1-4)上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时垫板(1-H)为哈弗垫板,且为两半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装置(1-T)还包括定位板(1-10)和绳夹(1-9),其中,定位板(1-10)具有与锚板(1-8)的锚孔相一致的孔位,所述的步骤S4中,在安装锚板(1-8)前,先将牵引绳(1-11)逐根穿过定位板(1-10)的孔位,并在定位板(1-10)下方的每根牵引绳(1-11)上安装绳夹(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在安装锚板(1-8)时,将锚板(1-8)临时固定后,再穿设牵引绳(1-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用索头装置(1-s)制索,得到直径小于预留孔道(1-1)直径的整束索体;然后用吊装装置将整束索体起吊穿过预留孔道(1-1),再更换提升装置(1-t)作为临时起吊工具,安装锚板(1-8),将整束索体再次提升;最后下放锚板(1-8)至预留孔道(1-1)口,安装工作夹片,完成预应力筋的锚固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索头装置(1-s)包括连接器a(1-5)、分丝板(1-3)、导向帽(1-4),其中,导向帽(1-4)的直径小于预留孔道(1-1)的直径,所述的提升装置(1-t)包括牵引绳(1-11)、连接器b(1-7)和提升工具(1-12),所述的连接器b(1-7)固定安装在牵引绳(1-11)一端,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转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板(1-3)的圆周边设置有与预应力筋(1-2)根数一致的分丝槽(1-3-1),所述的步骤s1.2中,是将预应力筋(1-2)的中心丝从分丝板(1-3)的外圆周边嵌入至分丝槽(1-3-1)中,所述连接器a(1-5)的一侧设置有镦头槽(1-5-1),所述的步骤s1.3中,是将预应力筋(1-2)的中心丝从连接器a(1-5)的一侧嵌入至镦头槽(1-5-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竖向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洁陈宗泽韦妮采熊佳雯韦福堂梁黎霞刘进牙举鹏韦棋天严帅李永逸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