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593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包括:索夹;隔架组件,所述隔架组件包括转动轴、限位帽、第一弹力组件、两个叉架,所述叉架设有至少两个在一端连接的叉臂,所述叉架在所述叉臂的连接处设有转动孔,两个所述叉架以所述叉臂向外的方式背靠背排列,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叉架的所述转动孔内,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转动配合,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设有所述限位帽,所述第一弹力组件设于所述转动轴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叉架之间;其中,所述叉臂的自由端设有所述索夹。能够控制拉索在一定范围内的弹性位移,调节拉索频率,对索网进行减震、抑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


技术介绍

1、拉索其质量小、柔度大、内阻尼低,固有频率分布广的特点,拉索的长度越大,其自重引起的垂度也越大,几何大变形问题也就越明显,使得拉索很容易在风、风雨及支撑端的梁塔位移作用等外部激励下产生各种振动,如顺风向振动、风雨激振、横风向的尾流驰振、涡激振动;因此拉索所面临的振动问题越来越突出。有一些桥梁或者结构,存在在同一个锚固点位置并行排列的两根或者多根拉索,例如悬索桥的双吊杆结构、斜拉桥的双拉索结构等,共同振动会造成结构的振动,从而对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2、为了抑制拉索的振动,工程中常采用安装阻尼器、辅助索等措施。但是,安装阻尼器所能获得减振效果的拉索长度有限,对于拉索长度超过一定值时,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则大大减弱;辅助索一般为柔性拉索,其本身的结构阻尼都非常小,其减振作用非常有限,无法起到控制拉索的位移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能够控制拉索在一定范围内的弹性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组件是弹簧或碟簧,所述弹簧或碟簧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外,所述转动孔的边沿设有定位套筒,所述弹簧或碟簧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叉架的所述定位套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的两个叉臂之间设有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和所述叉臂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索夹相对所述叉臂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组件是弹簧或碟簧,所述弹簧或碟簧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外,所述转动孔的边沿设有定位套筒,所述弹簧或碟簧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叉架的所述定位套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架的两个叉臂之间设有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和所述叉臂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索夹相对所述叉臂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万向调节刚性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包括间隔排列的第一半轴、第二半轴,所述转动轴还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套筒盖,所述第一半轴的第一端插入一个所述叉架的所述转动孔,所述第二半轴的第一端插入另一个所述叉架的所述转动孔,所述第一半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半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内套筒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内套筒的第二端从所述外套筒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外套筒中,所述内套筒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欢李启富彭春阳杨雄文苏韩谢正元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