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端子及其电池包断路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44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接端子,包括连接成一体的第一金属导电片和第二金属导电片;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片通过头尾相接弯折形成一口形结构;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片由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其中一个开口沿的其中一边一体延伸并通过两个弯折方向相反的弧形弯折适配在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内,以利用第二金属导电片的第一弯折至第二弯折的这一段,以及第二弯折至末端之间的这一段与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对应壁形成端子插槽。本技术的插接端子可代替连接器来实现继电器、预充电组、铜排等零件低压控制回路、高压采集回路的连接,降低了成本,并且配合小铜排使用,可以完全取消高压、低压线束,实现无线束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接端子及其电池包断路单元


技术介绍

1、电池包断路单元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电池包中,每个单体电池都需要进行检测和管理。当某个单体电池出现问题时,断路单元就会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断路单元可以迅速将出现问题的单体电池与其他电池分离,以保障整个电池包的安全。而连接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作用为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常规的连接器一般都是通过使用线束来电连接各种部件和装置,带有线束的连接器组装耗时且不方便,并且常规端子可能具有特定的配合要求,可能会限制端子连接到的部件的尺寸或形状,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插接端子及其电池包断路单元,能够代替连接器来实现继电器、预充电组、铜排等零件低压控制回路、高压采集回路的连接,降低了成本,并且配合小铜排使用,可以完全取消高压、低压线束,实现无线束化设计。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端子,包括连接成一体的第一金属导电片和第二金属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片通过头尾相接弯折形成一口形结构;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片由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其中一个开口沿的其中一边一体延伸并通过两个弯折方向相反的弧形弯折适配在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内,以利用第二金属导电片的第一弯折至第二弯折的这一段,以及第二弯折至末端之间的这一段与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对应壁形成端子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头尾相接位置位于口形结构的其中一个角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端子,包括连接成一体的第一金属导电片和第二金属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片通过头尾相接弯折形成一口形结构;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片由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其中一个开口沿的其中一边一体延伸并通过两个弯折方向相反的弧形弯折适配在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内,以利用第二金属导电片的第一弯折至第二弯折的这一段,以及第二弯折至末端之间的这一段与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对应壁形成端子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头尾相接位置位于口形结构的其中一个角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片的第一弯折至第二弯折的这一段与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对应壁之间形成双向端子插槽,所述第二弯折至末端之间的这一段与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对应壁之间形成单向端子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片的第一弯折至第二弯折的这一段和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第一对应壁分别设有向对方方向凸出的凸部,以用来对插入的端子形成夹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片的第一弯折至第二弯折的这一段的凸部由反面击打凹槽后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导电片的口形结构的第一对应壁的凸部由反面击打凹槽后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导电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周吉自周亮戎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