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731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及方法,首先通过封装解离单元拆解废弃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得到无框光伏组件,再通过超临界发泡气体与无框光伏组件的胶层充分反应得到胶层发泡后的光伏组件,对胶层发泡后的光伏组件进行调温冷却处理,得到彼此分离的硅片、焊带、背板、玻璃,最后再依次进行分选、包装,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分离回收,且硅片、背板、玻璃均可实现完整性,损耗少、回收率高,无需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溶解,提高了回收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回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是一种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包括封装材料(边框、接线盒、线缆)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层压件(背板或者玻璃基板、有机粘接胶层、电池片层、有机粘接胶层、玻璃基板。除有机粘接胶层外,封装材料和层压件中的硅、铝、银、玻璃等各组分材料,大部分都能够通过回收实现循环再利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逐步下降,为了取得更好的发电性能,就需要更换旧的光伏组件。对已废弃的光伏组件回收利用,不但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有效节约资源。

2、目前,对光伏组件进行回收时,多采用物理分离法,铝边框、玻璃和接线盒拆解多为手工进行,得到无框组件,耗时耗力、劳动强度大,粉尘环境有害工人健康;而对于无框组件,一种是利用焚烧炉焚烧粉碎的光伏组件,从而实现电池片、玻璃、焊带的分离回收,得到的产物为粉碎后的碎玻璃、碎电池片,筛选分离困难,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而且分离中存在较大的材料损耗,不能实现有价值材料的充分回收利用;另一种是将光伏组件置于盛有无机酸或有机酸溶液的容器中,溶解光伏组件中有机粘结胶膜,从而实现电池片与玻璃的分离,进行回收时周期较长,需要一周以上左右,而且后期废液处理困难。

3、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提供一种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及方法,为光伏组件回收产业提供自动化的技术支持,提高光伏组件回收速度和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焚烧方式导致的回收率低、损耗高以及采用酸溶液溶解方式导致的耗时长、回收速度慢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方法。

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包括发泡单元,发泡单元的入口端连接有封装解离单元,发泡单元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降温单元和分包单元,发泡单元包括反应釜舱体,反应釜舱体内设置有升温装置,反应釜舱体外通过管道连通有发泡气注入装置且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增压装置。

4、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5、发泡单元还包括与反应釜舱体入口连通的进料平台,与反应釜舱体出口连通的出料平台,以及设置于反应釜舱体内的循环风机。

6、封装解离单元包括与进料平台连通的线盒线缆去除机构,线盒线缆去除机构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短边框去除机构、长边框去除机构及输入机构。

7、降温单元包括与出料平台连通的输出机构,输出机构的另一端连通有控温舱体,控温舱体内设置有降温装置。

8、分包单元包括与控温舱体连通的送料平台,送料平台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分选机构和包装机构。

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1、将废弃光伏组件送入封装解离单元,去除废弃光伏组件的边框、接线盒、线缆后得到无框光伏组件;

11、步骤2、将无框光伏组件送入发泡单元的反应釜舱体,升温装置控制反应釜舱体内温度至设定温度,发泡气注入装置向反应釜舱体注入发泡气体并通过增压装置加压至设定压力使反应釜舱体内的发泡气体进入超临界状态,待超临界的发泡气体与无框光伏组件的胶层充分发泡反应后,得到胶层发泡后的光伏组件;

12、步骤3、将胶层发泡后的光伏组件送入降温单元逐级降温至常温,得到彼此分离的硅片、焊带、背板、玻璃;

13、步骤4、将步骤3所得送入分包单元分别分选出硅片、焊带、背板、玻璃,再分别进行单独包装,即得。

14、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15、步骤2中的设定温度为50~300℃,优选80℃;设定压力为5~30mpa,优选14mpa;发泡反应时长为0.5~2h,优选1h。

16、发泡气体为co2,或发泡气体为惰性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17、步骤3中的降温方式为水循环降温或者制冰降温,5~15min内降至室温。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及方法,通过超临界发泡气体与无框光伏组件的胶层充分反应得到胶层发泡后的光伏组件,对胶层发泡后的光伏组件进行调温冷却处理,得到彼此分离的硅片、焊带、背板、玻璃,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分离回收,且硅片、背板、玻璃均可实现完整性,损耗少、回收率高,无需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溶解,提高了回收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单元(2),发泡单元(2)的入口端连接有封装解离单元(1),发泡单元(2)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降温单元(3)和分包单元(4),发泡单元(2)包括反应釜舱体(21),反应釜舱体(21)内设置有升温装置(22),反应釜舱体(21)外通过管道连通有发泡气注入装置(23)且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增压装置(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单元(2)还包括与反应釜舱体(21)入口连通的进料平台(25),与反应釜舱体(21)出口连通的出料平台(26),以及设置于反应釜舱体(21)内的循环风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解离单元(1)包括与进料平台(25)连通的线盒线缆去除机构(14),线盒线缆去除机构(14)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短边框去除机构(13)、长边框去除机构(12)及输入机构(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单元(3)包括与出料平台(26)连通的输出机构(31),输出机构(31)的另一端连通有控温舱体(32),控温舱体(32)内设置有降温装置(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包单元(4)包括与控温舱体(32)连通的送料平台(41),送料平台(41)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分选机构(42)和包装机构(4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设定温度为50~300℃,设定压力为5~30MPa,发泡反应时长为0.5~2h。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设定温度为80℃,设定压力为14MPa,发泡反应时长为1h。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降温方式为水循环降温或者制冰降温,5~15min内降至室温。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气体为CO2,或发泡气体为惰性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单元(2),发泡单元(2)的入口端连接有封装解离单元(1),发泡单元(2)的出口端依次连接有降温单元(3)和分包单元(4),发泡单元(2)包括反应釜舱体(21),反应釜舱体(21)内设置有升温装置(22),反应釜舱体(21)外通过管道连通有发泡气注入装置(23)且连通管道上设置有增压装置(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单元(2)还包括与反应釜舱体(21)入口连通的进料平台(25),与反应釜舱体(21)出口连通的出料平台(26),以及设置于反应釜舱体(21)内的循环风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解离单元(1)包括与进料平台(25)连通的线盒线缆去除机构(14),线盒线缆去除机构(14)的另一端依次连通有短边框去除机构(13)、长边框去除机构(12)及输入机构(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光伏组件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单元(3)包括与出料平台(26)连通的输出机构(31),输出机构(31)的另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院锋苏利彬朱宝军霍江涛吴社平吴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法赫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