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23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3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调节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调节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向上转动螺纹管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连接处暴露在外,可将第一螺杆和其下部的所有零部件进行拆卸,安装时只需将第一螺杆安装于第二螺杆的底部,再将螺纹管向下转动,直至螺纹管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进行连接即可,通过螺纹管的设置可以使该装置的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具,特别是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隔震建筑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因此在建筑中,隔震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注意点,这就需要用到相关的隔震装置。

2、在中国专利cn218323290u中公开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该装置通过套筒带动螺杆螺纹运动,带动连接块运动,通过连接块运动带动连接板运动,连接板运动带动滑块运动,通过滑块运动带动弹簧进行松紧调节,使弹簧的减震效果保持在最佳状态,但是一旦该装置损坏,难以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隔震装置。

3、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的外表面套接有调节块(4),所述调节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调节块(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所述调节块(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9),所述第一螺杆(9)的顶部搭接有第二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2),所述调节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的外表面套接有调节块(4),所述调节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调节块(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所述调节块(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9),所述第一螺杆(9)的顶部搭接有第二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9)和第二螺杆(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槽(2)为矩形槽,所述调节块(4)的高度大于调节槽(2)的深度,所述固定柱(3)的长度与调节槽(2)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为拉簧,所述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的一端均与调节块(4)焊接,所述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的另一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胜李祥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恒晋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