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18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包括异或门电路,用于接收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并进行异或运算,生成异或运算结果;非门电路,用于接收进位输入信号CI并进行非运算,生成非运算结果;第一与门电路,用于接收异或运算结果、非运算结果以及进位输入信号CI并进行与运算,生成本位输出信号S;第二与门电路,用于接收异或运算结果、非运算结果以及进位输入信号CI并进行与运算,生成进位输出信号CO;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全加器的功耗和面积,同时全摆幅的输出保证在加法树中该全加器能够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属于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1、在数字存内计算系统中,神经网络的权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单元阵列中,而输入的激励通过与存储器中的权重数据相乘,在同一列存储器上得到若干个单比特乘法结果,之后这些乘法结果会通过加法树进行累加,并通过移位累加器进行移位,最终得到一个乘加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加法树的功耗和面积占比较大,降低了存内计算系统的整体能量效率和面积效率,成为制约数字存内计算系统发展的瓶颈。设计低功耗小面积的全加器来代替原来较高功耗、较大面积的全加器可以提高系统能效,加快计算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解决现有的全加器功耗高、面积大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包括:

4、异或门电路,用于接收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并进行异或运算,生成异或运算结果;

5、非门电路,用于接收进位输入信号ci并进行非运算,生成非运算结果;

6、第一与门电路,用于接收异或运算结果、非运算结果以及进位输入信号ci并进行与运算,生成本位输出信号s;

7、第二与门电路,用于接收异或运算结果、非运算结果以及进位输入信号ci并进行与运算,生成进位输出信号co。

8、可选的,所述异或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1、晶体管p2、晶体管p3、晶体管n1、晶体管n2以及晶体管n3;所述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至本位输入信号a、晶体管n1的栅极、晶体管p2和晶体管n2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1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p2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1的源极连接至晶体管n1、晶体管n2以及晶体管p2的漏极;所述晶体管n1的源极连接至晶体管n2的栅极、晶体管p3的漏极以及晶体管n3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3的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vdd,所述晶体管p3的栅极连接至本位输入信号b和晶体管n3;所述晶体管p3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p1的源极和晶体管n1、晶体管n2、晶体管p2的漏极的公共端作为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

9、可选的,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均为0时,所述晶体管n2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p1、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为0、本位输入信号b为1时,所述晶体管p1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n2、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为1、本位输入信号b为0时,所述晶体管n2、晶体管p2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p1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均为1时,所述晶体管n1导通,所述晶体管n2、晶体管p1、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10、可选的,所述非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4和晶体管n4,所述晶体管p4的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vdd,所述晶体管p4的栅极连接至进位输入信号ci和晶体管n4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4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n4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4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p4的漏极和晶体管n4的源极的公共端作为非门电路的输出端。

11、可选的,所述第一与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5、晶体管n5以及晶体管n7,所述晶体管p5的栅极连接至进位输入信号ci和晶体管n7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5的源极连接至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和晶体管n5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5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n5的漏极、晶体管n7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7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n5的栅极连接至非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p5、晶体管n5的漏极和晶体管n7的源极的公共端作为第一与门电路的输出端。

12、可选的,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0时,所述晶体管n5、晶体管p5导通,所述晶体管n7关断,所述第一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一致;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1时,所述晶体管n5、晶体管p5关断,所述晶体管n7导通,所述第一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13、可选的,所述第二与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6、晶体管n6以及晶体管n8,所述晶体管n6的栅极连接至进位输入信号ci,所述晶体管n6的源极连接至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和晶体管p6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6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p6的漏极、晶体管n8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8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p6的栅极连接至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和晶体管n8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6、晶体管n6的漏极和晶体管n8的源极的公共端作为第二与门电路的输出端。

14、可选的,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1时,所述晶体管n6、晶体管p6导通,所述晶体管n8关断,所述第二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一致;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0时,所述晶体管n6、晶体管p6关断,所述晶体管n8导通,所述第二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包括6个pmos晶体管、8个nmos晶体管,所用晶体管数量较少,且通过预设的连接方式连接,实现近似的全加运算功能,该结构具有功耗低,面积小,全摆幅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或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1、晶体管P2、晶体管P3、晶体管N1、晶体管N2以及晶体管N3;所述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至本位输入信号A、晶体管N1的栅极、晶体管P2和晶体管N2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1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P2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1的源极连接至晶体管N1、晶体管N2以及晶体管P2的漏极;所述晶体管N1的源极连接至晶体管N2的栅极、晶体管P3的漏极以及晶体管N3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3的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VDD,所述晶体管P3的栅极连接至本位输入信号B和晶体管N3;所述晶体管P3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P1的源极和晶体管N1、晶体管N2、晶体管P2的漏极的公共端作为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均为0时,所述晶体管N2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P1、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为0、本位输入信号B为1时,所述晶体管P1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N2、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为1、本位输入信号B为0时,所述晶体管N2、晶体管P2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P1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均为1时,所述晶体管N1导通,所述晶体管N2、晶体管P1、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4和晶体管N4,所述晶体管P4的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VDD,所述晶体管P4的栅极连接至进位输入信号CI和晶体管N4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4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N4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4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P4的漏极和晶体管N4的源极的公共端作为非门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5、晶体管N5以及晶体管N7,所述晶体管P5的栅极连接至进位输入信号CI和晶体管N7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5的源极连接至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和晶体管N5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5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N5的漏极、晶体管N7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7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N5的栅极连接至非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晶体管P5、晶体管N5的漏极和晶体管N7的源极的公共端作为第一与门电路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0时,所述晶体管N5、晶体管P5导通,所述晶体管N7关断,所述第一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一致;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1时,所述晶体管N5、晶体管P5关断,所述晶体管N7导通,所述第一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与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6、晶体管N6以及晶体管N8,所述晶体管N6的栅极连接至进位输入信号CI,所述晶体管N6的源极连接至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和晶体管P6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6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P6的漏极、晶体管N8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8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P6的栅极连接至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和晶体管N8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6、晶体管N6的漏极和晶体管N8的源极的公共端作为第二与门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1时,所述晶体管N6、晶体管P6导通,所述晶体管N8关断,所述第二与门电路的输出端与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一致;所述进位输入信号CI为0时,所述晶体管N6、晶体管P6关断,所述晶体管N8导通,所述第二与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或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1、晶体管p2、晶体管p3、晶体管n1、晶体管n2以及晶体管n3;所述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至本位输入信号a、晶体管n1的栅极、晶体管p2和晶体管n2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1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p2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1的源极连接至晶体管n1、晶体管n2以及晶体管p2的漏极;所述晶体管n1的源极连接至晶体管n2的栅极、晶体管p3的漏极以及晶体管n3的源极;所述晶体管p3的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vdd,所述晶体管p3的栅极连接至本位输入信号b和晶体管n3;所述晶体管p3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体管p1的源极和晶体管n1、晶体管n2、晶体管p2的漏极的公共端作为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均为0时,所述晶体管n2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p1、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为0、本位输入信号b为1时,所述晶体管p1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n2、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为1、本位输入信号b为0时,所述晶体管n2、晶体管p2导通,所述晶体管n1、晶体管p1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本位输入信号a和本位输入信号b均为1时,所述晶体管n1导通,所述晶体管n2、晶体管p1、晶体管p2关断,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内计算近似全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门电路包括晶体管p4和晶体管n4,所述晶体管p4的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vdd,所述晶体管p4的栅极连接至进位输入信号ci和晶体管n4的栅极,所述晶体管p4的漏极连接至晶体管n4的源极;所述晶体管n4的漏极连接至接地电压vss;所述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梅李晓峰乔树山尚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