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前机舱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汽车的各种功能和性能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考虑因素之一。
2、前机舱结构的前端模块需要安装散热器、大灯、前保险杠等众多的零部件,前端模块的刚强度至关重要。但是现有汽车的前端模块一般是由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梁及右竖梁围合形成的框型结构,而框型结构的前端模块的刚强度较差,无法满足车身前部零部件诸如散热器的安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汽车前端模块刚强度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侧板及加强板,所述上安装板朝向汽车前方的一端通过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下安装板朝向汽车后方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安装板位于所述上安装板的下方且二者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上安装板沿汽车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侧板与所述下安装板连接,所述加强板朝向汽车后方的一面与所述上安装板、两个所述侧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2)、侧板(3)及加强板(4),所述上安装板(1)朝向汽车前方的一端通过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下安装板(2)朝向汽车后方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安装板(2)位于所述上安装板(1)的下方且二者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上安装板(1)沿汽车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侧板(3)与所述下安装板(2)连接,所述加强板(4)朝向汽车后方的一面与所述上安装板(1)、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散热器(8),且所述散热器(8)与所述上安装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安装板(1)、下安装板(2)、侧板(3)及加强板(4),所述上安装板(1)朝向汽车前方的一端通过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下安装板(2)朝向汽车后方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安装板(2)位于所述上安装板(1)的下方且二者相对平行设置,所述上安装板(1)沿汽车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侧板(3)与所述下安装板(2)连接,所述加强板(4)朝向汽车后方的一面与所述上安装板(1)、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散热器(8),且所述散热器(8)与所述上安装板(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安装板(1)与所述下安装板(2)之间,所述加强板(4)朝向汽车前方的一面与所述下安装板(2)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上安装板(1)朝向汽车前方的一端延伸以形成保险杠安装段(102),所述保险杠安装段(102)上设有保险杠安装孔(1021),所述下安装板(2)上设有保险杠限位孔(201),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前保险杠,且所述前保险杠与所述保险杠限位孔(201)及所述保险杠安装孔(1021)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1)上于所述保险杠安装孔(1021)的周围设有第一加强筋(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1)上还设有机罩锁拉线安装孔(105)、发动机行李舱安装孔(106)、前大灯安装孔(107)及喇叭安装孔(108)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上设有减重孔(401),多个所述减重孔(401)沿汽车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加强板(4)分隔形成多个加强段,所述加强段上设有第五加强筋(4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艮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